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方栓喜: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不差钱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4日08:57  新京报

  加大基本公共服务投资要长期坚持

  新京报:很多人把加大基本公共服务投资作为刺激经济的措施提出来,如果这轮经济危机过去了,是不是就不再需要强调基本公共服务投资了?

  方栓喜:改革开放走到今天,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基本建立,社会利益多元化了,从国家层面,我们没有一套协调利益关系的体制性安排。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上,城乡、地区、不同社会群体存在很大的差距,是拉大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因素,扩大了机会和能力的差距。所以我认为要启动社会体制改革,协调重大利益关系,缩小城乡地区贫富三大差距,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家最起码要做的也是必须做的,就是进行基本公共服务投资,让大家都享受大致相当的基本公共服务。这样也能够避免政府过多干预市场的弊端,是政府做自己应做的事情。

  加大基本公共服务投资是一项长远的事情,至少2020年前都应当做,真正让基本公共服务惠及13亿人,达不到这个不叫全面小康,在制度安排上也难以说进入现代社会的大门。

  新京报:你曾撰文提出,“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能否解释一下?

  方栓喜:我国三大差距最主要表现为城乡差距。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分配差距6:1左右,如果农村居民享受与城市大致相当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直接将缩小到3:1左右,更重要的是,农村居民能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提高自身素质,使得我国完成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

  现在农村仍然保持一家一户的落后生产,到何时才能有大规模现代农业?这是大家关心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原因。但如果农村仍由土地承载农民的基本社会保障功能,土地流转的确会出很多问题。如果能够把农民基本公共服务解决了,土地流转的社会阻力就基本排除了。这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条件,发达国家无不是走了这条路。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二元户籍制度打破是最起码的。但户籍本身只是一张纸,城乡差别无非是基本公共服务的含金量不同。抓住了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统筹城乡发展全盘皆活。

  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钱不是问题

  新京报:从财政收入上看,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否具有可行性?政府能否拿得出钱?

  方栓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上不是一个简单财政支出问题,而是一个制度安排问题。如果政府仍然是一个经济建设型政府,什么时候都拿不出这笔钱,如果在制度安排上是一个公共服务型政府,即使举债也要投资。

  按照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测算,未来12年,将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投入每年提高1%~1.4%,平均每年投入0.5万亿~0.6万亿,总计投入财政资金6.42万亿,就可以达到在2020年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这一投入对于我国未来财政并不会构成太大的负担。

  事实上,许多国家建立社会保障体制的时候,人均财政收入不比我们现在高。现在除财政比较宽裕外,许多专家也提出了许多主意,包括用国有资产充实社会保障,土地出让金等都可以用。当然,还可以发挥财政的杠杆效益,四两拨千金,吸引和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学校医院等,不要都搞成政府垄断经营,花费会更少。这就需要启动事业单位改革等。

  新京报:你曾提到,实现这个目标,要“抓紧制订全国范围内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其作用是什么?

  方栓喜:去年广东委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进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的设计,一些地方如海南、浙江也都做了地方规划。但这里有许多矛盾,就是中央如果没有一个全盘规划,地方在许多方面会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农民工问题跨省区,到底流入地、流出地谁主要负责?还让1亿多离乡农民工成为“三不管”的地带?如果中央的政策清晰了,地方在许多方面的探索会走得更远、做得更好。

  再比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也是地区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问题,扶持落后地区,是过去那种提高地方经济总量,还是投资于人更好?着眼于机会能力的均等化,是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最有效的途径。由中央制订全国层面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战略规划,还可以鼓励一些落后地区进行试点。现在我国改革在多方面有综合改革试验区,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着眼于解决公平正义的突出矛盾,还可以考虑设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综合改革试验区。

  现在政府已经出台了两套刺激经济方案,建议考虑出台第三套,就是大规模投资基本公共服务的方案,这个问题解决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社会基础牢固了,消费信心树立起来了,社会和谐也考虑到了,未来20年经济持续增长就没有大问题。

  本报记者 赵继成 北京报道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flash

更多关于 拉动内需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