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平
G20伦敦峰会明天开幕。每到这风云际会的当口,都要经济学家们劳舌动口,给出一些预言:危机几时结束?今年增长几成?股市能到几多点……诸如此类。
关于经济学家,有个著名的段子是“为什么上帝创造了经济学家?为了让天气预报显得很准确。”严格讲,经济学不是科学,不能把数据代入方程式等结果就行了,它还受很多意外的、非理性的因素影响。
虽然“测不准”,但人们还是要经济学家说话。在一片嘈杂中辨识音乐总好过在寂静中独自摸索。如此就有预测“准”和“不准”的问题。人们也发现,似乎总有一些经济学家的预言更为准确,甚至准确得神奇。
事实上,预言的神奇,部分缘自错觉。关于经济学的另外一个段子是“为什么发明了占卜?这样就可以让经济学成为合理的科学。”预言与占卜确有某些共通之处。从人的心理来说,人越感受到危机,越是无助与不确定,就越希望能听到明确、具体的预言,或者说,越需要“神”。这也是危机时代克里斯玛型的领袖经常能大行其道的原因。在经济学这个领域,就表现为需要经济学家做出具体而微的预测,最好时间能精确到小时,数量级精确到小数点后n位。
而占卜者曾揭秘,占卜行当有两个定律,一是去占卜的人“将听到他想听到的”,二是“会记住他想记住的”。前者好解释。后者,指的是对不准的占卜(或预测),人们通常不会记得也不会翻出来,但一旦有哪个占卜说对了,就会让人印象深刻。三五年“超英赶美”的预言,早被证明为金口玉牙吐出的笑谈,但今天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听“长自己威风、灭他人志气”的预测,所以,能上头条的准是“中国将拯救世界经济”、“人民币将取代美元”这样的号角,乌鸦之言只能缩在边角。
当然,预测也不全然这么没技术含量。曾经有个著名骗局:某人收到邮件,自称能准确预测下一场球赛的结果,然后报了两天后比赛的结果。两天后一看,还真准。随即又发来了一封信,说,这次你未必相信,再给你示范一次,又预测了下一场球赛。结果又对了。如是四五回,由不得人不信,便依言将钱交给“活神仙”买足球彩票。结果当然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这骗局的秘密,其实就是把不同的预测结果发给很多人,总会有一部分人收到正确的结果。在这些人中重复前面的做法,理论上讲,如果人够多,总会有人收到的连续几十场比赛结果全部正确。
这个局面倒过来,就是假如有2万个人预测10年后的股市指数,至少有一个人会蒙准,其准确率一定超过绝大多数经济学家。这么说不是影射经济学家在设局(当然对某些股评、黑嘴,确乎如此),而是说经济学的精义不在预测,准的未必就好。
当然,说到预测之准,莫过于前不久一位银监会领导在会上说“三年前就预测到金融危机”。这个类似于先射一箭再绕着箭头画圈的总结,把所有网友都雷到了。预言的最高境界显然与经济学无关,还是经济学的归经济学,预言归预言吧。
作者系上海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