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毕诗成:G20峰会抓住最后机会才能触底反弹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2日07:39  华商网-华商报

   作者:毕诗成

  全世界屏住呼吸凝视着G20峰会的登场,希望G20这个代表全球40亿人口和85%%经济总量的集团领袖们,能为这扑朔迷离的世界拨得云开见月明,让峰会成为扭转世界经济颓势的拐点,重整旧河山。但综观各国舆论,纵有殷殷期待,对会议成果极不乐观者也大有人在。《环球时报》记者汇总各国报道后描述说“失败的预言笼罩伦敦”。

  期望越高,失望会越重,英国首相布朗、财政大臣达林等东道主显然深谙此理,会议召开前就四处淡化外界期待,“峰会无法解决全球问题”,“只是进程的一部分”。布朗更声称,不希望这次峰会成为76年前的翻版——— 这句话更让人黯然神伤。76年前的伦敦峰会因无果而终,令世界经济加剧恶化,也令法西斯浪潮乘虚而入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不见得会重演,却足以提醒世人:我们是否对峰会无果而终可能酿就的巨大后果有过准确的评估?

  各国媒体可以狂吹冷风,但恐怕他们自己也知道,若“失败”预言落实,将令世界不堪承受。国际炒家索罗斯说得更直接:“G20会议将是最后的机会,否则世界将陷入萧条。”那么,大国领袖们能抓住这“最后的机会”,为世界人民打开一扇希望之窗吗?

  作出“失败”预言的媒体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罗列了分歧,强调了差异:美国人希望通过大规模刺激计划恢复经济;欧盟则不以为然,认为国际金融体系需要全面改革,“再造资本市场”;而中国、俄罗斯、巴西、南非等也各有主张,呼吁改革和完善国际金融机构,保证新兴和发展中国家拥有更大的发言权和地位。各国的繁杂立场给人感觉 “充分表达”或可做到,“凝聚共识”却极其不易。

  悲观情绪是难免的,毕竟G20成员国以及欧盟所代表的23个国家,将纷繁复杂的问题都带到峰会讨论桌上,指望“毕其功于一日”产生全面成果,确实需要想象。但换个视角来看,尖锐分歧通过媒体在峰会召开之前充分预演,未必就是坏事,这有利于各国对各自立场以及峰会所能得到的共识与改观有准确的评估。大国领袖们应该会懂得,G20峰会的平台不是为了让大家凑到一起铆足了劲头大吵一架——— 在有所妥协中坚持本国利益,在释放诚意中形成共同利益,才是他们的职责。

  从积极层面,全球经济的恶化已经造成了“时不我待、不容扯皮”的境地,各国领导人也需要给自己的国民一个“有所进步”的交代。从现实层面,所谓美欧严重分歧的确有,但说美国希望加大救市资金投入与欧盟等希望加强金融制度改革是无法调和的矛盾,或许有媒体想象的成分——— 欧盟的实体经济也在逐步受到影响,美国奥巴马政府也对金融巨头的监管非常挠头,这些都为不排斥的合作赢得了空间。

  所以,尽管各国会坚守利益底线,但针对全球金融改革宣布一些可行的实质目标、重申一些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共同原则、大幅增加国际货币基金的资金来协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等,还是可以做到的。不管是成立部长级组织,还是如布朗所说“峰会下半年再开一次”,一个旨在携手解决问题的有效平台得以搭建,也会避免悲观情绪的蔓延。

  胡锦涛主席日前对国际社会的 “当务之急”作出论述,包括采取符合各自国情的经济刺激举措、抑制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推动对国际金融体系进行必要改革等多个层面。这是中国的立场,实际上也把握了更容易被各国接受、形成共识的基调,既承认实质进展任重道远,急不得;又要推动各国走上合作轨道,慢不得。这类切实姿态,或将有利于避免会议搞成 “虚假的胜利”,也是避免世界经济继续萧条、令其闪烁“触底反弹”曙光的机会所在。

  所谓“希望之窗”,正在于峰会能否以有所推进的共识,确保各国承诺能协同一致、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并以渐进改革为未来金融世界的健康发展亮明方向。峰会既是一个博弈的过程,也是一个表现诚意、有所妥协、寻求共识的过程,而向世界各国人民发出团结和希望的信号,已是参加峰会的大国领袖们无法逃避的责任所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G20峰会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