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评论 > 俄罗斯总理普京访华专题 > 正文
作者:央视评论员马晓霖
今年是中俄建交60周年,走过漫长的60年之后,中俄两国的关系历经风雨,走向了成熟,正处在两国关系发展最好的时期。13年前确立的中俄双边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经成为成熟、稳定、健康的国家关系,是当今世界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双边关系之一。
央视评论员马晓霖就中俄两国关系这一话题从中俄两国发展历程的角度进行梳理、解读,马晓霖认为:中俄两国60年,从兄弟盟友到友好伙伴。
中俄两国从兄弟盟友到友好伙伴
马晓霖在节目中谈到,中俄两国关系简单地说应该是,先度过蜜月期,也经历了风雨,后趋于平稳并发展到现在,希望更好。实际上谈中国关系60年,应该意识到其中40年是中苏关系,因为俄罗斯的前身是苏联。新中国建国的第二天就得到了苏联的承认。新中国刚刚建立后,我们国家当时一穷二白,新中国作为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既没有建设经验,也没有管理经验,当时以美国为首的敌对势力也千方百计地封锁、围困、甚至试图扑灭、扼杀中国新的政权。在这种情况下,又遭遇大的冷战背景,中国选择了政治上“一边倒”,就是与苏联结盟。作为社会主义大国,苏联对中国提供了大量的无私援助,从管理体制到人才到设机器备,到治国经验。我国的这种计划经济发展模式,乃至我们当时的经济核心支柱部门——钢铁和汽车工业的建立,都离不开苏联的支持。从49年到59年,这段时间是是中苏关系历史上最好的10年蜜月期。
60、70、80年代的这30年,是中苏关系经历风雨的30年,起因是当时的苏联干涉中国内政,引发两党公开论战,扩大到两国公开分裂,又扩大到两国关系的紧张,以至最后出现珍宝岛流血冲突,和苏联陈兵百万在苏中边境。到了70年代初,苏联在与美国军事竞赛剧烈,国力急剧扩张,在两霸相争处于盛势,美国处于弱势,这个结局也导致了美国主动接近中国,形成中美苏大三角。
到了80年代,苏联从顶峰开始走下坡路,这时候苏联已经很困难,想跟中国改善关系。当时中国领导人邓小平提出了改善中苏关系的三大条件,包括苏联从阿富汗撤军,越南从柬埔寨撤军,苏联从中苏边界撤走大量部队。实际上就是要求苏联改善中国的安全战略环境,当然,后来因为苏联实力本身的极度收缩,这些条件逐步成熟了。到了1989年,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到中国访问,标志着中苏关系基本上正常化。90年代初,苏联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整个东欧这个社会主义阵营一下子就垮掉了,当时整个国际大的形势对中国非常不利。难能可贵的是,尽管俄罗斯从意识形态上基本上倒向了西方,但叶利钦总统非常支持继续改善和维护对华关系。提出双方互不视对方为敌对国,中俄关系随后又升级为建设性伙伴关系,直至最后发展成今天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年一直平衡发展,达到了历史最好的水平,我们应该是感到很庆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