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应海
钱学森去世前最后一次系统谈话近日被整理出来。钱学森称,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独创的东西,缺乏创新精神。
以钱学森终身从事科学研究的经历,以及他对中国大学教育长期的关注和思考来看,钱老所说的这番话,不仅是肺腑之言,更是一语中的,击中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软肋”。事实正是如此,这些年来,中国大学在“功利化”的道路上渐行渐远。我们是盛产博士的大国,但最终培养出来的顶级人才却寥若晨星,令人惭愧。
斯人已去,忠言犹在。面对钱学森的毫不留情,中国大学应该警醒,继而“痛改前非”,割断“功利化情结”,真正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
而实现这种办学理念的转变,绝非易事,要做的事情很多。我想,中国大学不妨就从把钱老的这番话刻到校门口开始吧。钱老所说的这番话,是对已经偏离“办学航道”的中国大学进行的一次“航向修正”;是对已经患上严重“功利病”的中国大学开出的一张“治病处方”;将这样的谆谆教诲、治病良言刻到大学的校门上,继而刻进每个大学人的心底,实在是太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