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评论员陈家兴
事件发生时间不长,填补公众欲知的巨大空白还来得及。因此,我们期待铁道部能够迅速地适应信息时代的新形势,选择多种信息发布渠道,回答公众的各种疑问。特别是对一些事故的核心信息、公众关切的关键信息,作出充分的、准确的、实事求是的回答。
在超过24小时的等待之后,24日深夜,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出现在“7·23”铁路列车追尾事故情况温州通报会现场。面对各路记者、乘客的提问,王勇平在努力。但从现场情况看,一张嘴显然不够用,他对有关问题的回答远不能服众。
事故现场的微博主“自媒体”发布,引发了极大范围的反应;各路媒体的强烈关注,使这一公共事件的热度达到了沸点。有太多的为什么,等待有关部门真诚的回答:不该发生的事故为什么发生?
铁道部显然准备不足。一个新闻发言人,怎么可能回答所有的提问?一个渠道,怎么可能回应所有的疑问?情况通报会虽然是一种形式的“权威发布”,但针对这样一起复杂的重大突发事件,在信息流动极其快捷频繁的时代,远远不能适应要求。假如有一个适合公众庞大知情需要的信息团队,在高频度地发布信息,在及时充分地发布信息,在微博等新生舆论聚散地发布信息,公众对这一事件的“信息饥渴”不会到如此地步,微博上不会有诸多猜测、疑问甚至谣言流播。
即使就一个新闻发言人的发布,其回答的信息质量也有待提升。这种发言,不仅靠智慧,还要靠坦诚。比如,引起舆论哗然的那句说小女孩的获救“是生命的奇迹”。比如,公众对事故的一个核心疑问是,一次雷击就能让动车出现设备故障么?雷电这种东西在生活中极为平常,也早就被成熟的技术有效地防范了。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动车被雷击中?电力专家的“避雷系统的密度不够、避雷设施的接地网不合理、避雷装置的导线质量不合格”这三种分析,有没有道理?只有回答了这些公众关切,才能建立信任。
这起事件再次说明,引起公众关切的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应该做到与调查获知同步,与公众的关切保持一致,要直接回应公众想获知的一切,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否则,沟通传播必然出现障碍,必然伤及事故责任方,也使有关政府部门的形象和公信力受损。 事件发生时间不长,填补公众欲知的巨大空白还来得及。因此,我们期待铁道部能够迅速地适应信息时代的新形势,选择多种信息发布渠道,回答公众的各种疑问。特别是对一些事故的核心信息、公众关切的关键信息,作出充分的、准确的、实事求是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