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亚北非面对艰难整合(国际论坛)
李伟建
僵持5个多月的利比亚战局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利比亚的后卡扎菲时代突然来临。但西亚北非地区局势并没有因此而趋于平静,西方国家又将矛头对准了叙利亚。叙利亚总统巴沙尔日前在接受国家电视台专访时说,叙利亚人民的觉悟保卫了祖国,挫败了在近几周内推翻叙利亚政府的阴谋。西亚北非地区是否还在酝酿新的风暴,是当前人们格外关心的问题。
卷入动荡的西亚北非各国情况虽有不同,但共同的问题是,长期以来,大部分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严重失衡,改革步伐和相关制度建设明显滞后于当今时代的发展。许多国家独立后依然保持着部落式社会经济和政治结构,政治体制混合了传统和现代的因素。今年以来发生的动荡表明,这些国家的民众在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反映他们对本国政治和社会转型的迫切需求,也可视作是该地区国家政治和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一部分。
显然,这一进程并不会随着领导人下台、政权更替而结束。西亚北非地区面临的政治和社会问题是由其社会文化和历史发展状况决定的,转型过程中涉及的许多深层次问题也不是仅仅推翻了旧政权就能得到解决的。
在突尼斯和埃及这些已经实现政权更迭的国家,民众越来越认识到,政权更迭并不能立刻带来经济繁荣和民生改善,找到适合国情的政治社会改革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更为重要。事实上,穆巴拉克下台后,埃及民众的抗议浪潮并未平息,抗议者这次要求的更具体,那就是加快政治、经济改革,满足改善生活的期望。
动荡的西亚北非地区要重新建立起稳定的秩序,这需要一个漫长的充满不确定因素的过程。民众等得起吗?郁积于心的挫败感有可能重燃不满情绪,为推翻旧政权而聚集的利益集团也有可能在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中再次分裂。在缺乏强有力国家机构的情况下,这些国家的变革确实隐含着巨大风险。
西亚北非地区的政治和社会发展进程已经走到了新的十字路口,未来如何发展,是对该地区国家领导人和民众的考验。毕竟,他们都对当前的剧变准备不足,动荡中因新技术的使用而显现的规模性和组织性,并不等价于新秩序的形成。到目前为止,这些动荡的国家还没有形成明确的建设性目标,也没有出现具有权威性的领导力。但可以肯定的是,这里需要更多的耐心、更多的宽容与更多的创造性,需要崭新的政治思维和政治智慧,需要超越政治、宗教、民族界限的团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