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龙:谴责见死不救,制度不能冷漠

  两岁的小悦悦先后被两辆车碾过,18名路人没有施予援手。国人的冷漠引起了一番道德危机的大讨论。昨天,广东省政法委、社工委等十多个部门开展的“谴责见死不救行为,倡导见义勇为精神”大讨论举行了第一场座谈会。本报今天也发出“拒绝冷漠,爱在人间”的倡议,呼吁每一个有良知的人从自己做起,敢于担当,加入到“拒绝冷漠,爱在人间”的行动中。

  从政府部门开展大讨论,到媒体发出倡议书,可以看出,对小悦悦事件,已经从单纯的反思,进展到具体的行动。反思很重要,但仅止于反思,不落实到行动中,再深刻的反思也会成为记忆。行动起来,从每一个具体的“我”做起,拒绝冷漠,才能化反思为力量,重拾丢失的理性和良知。

  如何行动起来?拾荒阿姨的不经意举动已经给出了答案,那就是从自己做起,以帮人就是帮己的朴素心态,拒绝做冷漠的制造者。时下,人们往往把社会的冷漠、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面对倒地老人和被碾幼童的无动于衷,归咎于社会道德的沦落,以及法律制度和相关案例(如“彭宇案”)的负面作用。

  这些都不无道理。但这种不首先反求诸己自省,而是将一切过错都推给社会的过度“理性”,是否受利己主义的裹挟,从而为自己找到一个赖以推卸“良心债”的借口?而且任何社会道德的构建,都是从每一个个体开始的。倘若每个人在遇到类似情况时,都能敢于担当,伸出援手,哪怕是点滴相助,那么即便社会道德不会因此而根本好转,制度弊病也不会因此而根本改善,但至少我们会少些遗憾,少些事后的忏悔。

  科学研究发现,多数动物都有群体生存的互助互济本能,更何况人类。事实上,扶起跌倒的老人,救助被碾的幼童,根本不该作理性的思考,而应始之于本能。连这个赖以生存的基础本能都面临着丧失的困境,实在说不过去。

  个体的行动必不可少。但在个体扪心自问时,也应叩问道德调节机制本身。一个好的机制不但能“扬善抑恶”,而且能调节、约束人们的行为,引导、鼓励人们见义勇为,托举向善的力量。遗憾的是,在某些时候,我们的机制却起到了“扬恶抑善”的作用,成为冷漠的催化剂。因而,小悦悦事件发生后,广东开展见义勇为大讨论,问计于民,征求救济机制、奖惩机制的意见与建议,并以此作为制定相关政策的依据,也是正当其时。

  诚然,道德的归道德,法律的归法律,但当现有的道德体系已不足以引导社会向“善”时,法律就不能继续旁观,制度也不应冷漠依然,特别是作为公信力代表的政府规章制度,首先要拒绝冷漠,传递温情。倘若见死不救是出自于自保的不安全感,害怕救人有可能带来麻烦,那么如何在制度上给见义勇为者卸下心理的负担,免却事后的可能麻烦,法律当有个明确的引导,避免诸如“彭宇案”的再现;而倘若见死不救是出自于心理学上的“旁观者效应”,那么到底有无必要立法惩治见死不救,大可以广泛讨论,并请法学专家深入研究,给出一个合理的答案。此外,我们如何给社区提供更好、更人性化的服务管理,化解社区居民间的人际关系冷漠,也不应忽视。

  因而,我们期待广东的这次大讨论有个满意的结果,并转化为制度层面可行性操作。无疑,这是送给仍生死未卜的小悦悦的最好祈福。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4)
您对本文的观点:
顶:0
踩:0
请给本文打分:
5 4 3 2 1
4.5本文目前得分:

> 相关专题: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