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慧案转机之后的理性期待

2012年08月11日10:13  京华时报

唐慧案的转机如何促成“幼女被逼卖淫案”的正义归途,如何转化为促进司法公开与公正的正能量,才是我们理性期待的结果。

连日来,永州唐慧劳教案引起舆论持续关注。昨天,湖南省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撤销了唐慧的劳教决定。 

11岁幼女被胁迫卖淫长达3个月,其间遭到多人的强奸和蹂躏,如此恶性案件,既挑战了公众的忍耐限度,也检验着司法的公平正义。原案历经两次重审、4次判决,依然未能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正义。在追求真相与正义的正当目的下,唐慧为了给女儿讨个说法,即便采取的方式有些极端,也会获得大众舆论的同情谅解。 

事实上,人们对劳教案的震惊与贬斥,主要缘于之前司法对幼女卖淫案的不透明,而对劳教执法细节则缺乏实证分析的兴趣。 

事实证明,8月4日唐慧案曝光以来,短短几天内沸腾的舆论场骤趋理性,盖因舆论所取得的“胜利”。但是,舆论的关注向来具有短暂性规律,其很难上升到法治的普遍意义上,从而在更广泛的层面获得个案纠正的法治效果。 

分析至此,不难发现那些刺痛公众神经的焦点,并未随着唐慧的释放而消逝,唐慧案的转机如何促成“幼女被逼卖淫案”的正义归途,如何转化为促进司法公开与公正的正能量,才是我们理性期待的结果。在司法过程中,究竟有没有民警为被告人制造“立功情节”,为何要等唐慧以跳楼相逼才立案,是否存在某些影响案件走向的幕后力量,诸如此类疑问,需要司法机关在合乎逻辑的基础上,做出令人信服的回答与判断。 

庆幸的是,湖南省的调查组已分成5个小组,对强奸、劳教、假立功、秦星与警界人士之间的关系等5个方面分别进行调查。喧哗过后,相信官方的调查能还给唐慧母女一个迟到的正义。 

随着舆论关注目光的散去,真正值得反思的是,当弱小的个体遭遇强大的刑事追诉体制,司法中那些若隐若现的“地方性格局”如何得到清除?毕竟,舆论只能救助一个唐慧,法治逼退暗箱才能保护千千万万的唐慧。 

分享到: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了此文的人还看了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闻云南镇雄山体滑坡遇难者被强行火化
  • 体育阿姆斯特朗正式承认吃药 国足0-2西丙队
  • 娱乐周星驰汤镇业任广东省政协委员
  • 财经汽车三包有效期将不低于2年或5万公里
  • 科技交通部要求9省市车辆安装北斗导航
  • 博客柴静:弃儿为何没人管 实拍:多地雾霾天
  • 读书黑色内幕:国民党突袭钓鱼岛被谁阻拦
  • 教育家长吐槽培训班:攒不够几十万没好教育
  • 育儿3岁女童双肾患结石被疑奶粉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