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时机不对何以“招待”
本报特约评论员祁乐纛
日方一些人继续挑衅中、继续暴露中,时机不对、气氛不对,何以“招待”?倒不如让这些人折腾够了、累了,再回顾、审视,定位中日关系。
中国与日本之间,一系列新动态,延续钓鱼岛争端,让人对东邻一些人的想法和做法有新认识。
一组新闻图片中,钓鱼岛上,一些人穿制服、戴头盔、别手枪,带有“海上保安厅”标识,站立着,不无得意。
另外一组图片中,日本首都东京,更多人,平民模样,各式各样,至少一名女子着和服,举标语、挥手臂,不无“义愤”状。
后一组图片,显现“加油日本全国行动委员会”成员示威。在日本的政治谱系中,这一团体属于右翼,先前在钓鱼岛水域组织过垂钓“比赛”。
这次示威确实有“看点”。看点之一,是画面中出现日本军旗,不是一处、而是多处。
东亚其他国家的民众,但凡“认得”那面军旗,一定会勾起惨痛的历史记忆,一定会对这些“皇军”的后人们心生厌恶,以至痛恨,以至愤怒。
看点之二,是一块标语牌,用日文和英文写成,且不论英文语义是否连贯和正确,大致意思是说,日本1895年宣布“尖阁列岛”属于日本,中国1971年在发现地下有潜在资源以后宣示对“尖阁列岛”主权。
即使作为右翼成员,即使深信“日本主权”,即使捍卫“日本主权”,即使不知道中文早就有“钓鱼岛”地名、有钓鱼岛记载、有钓鱼岛海图,这些人都承认日本1895年、即中日甲午战争次年才有“尖阁列岛”地名。
掠夺,借助战争方式,就可以成就日本“主权”?改名,借助文字功夫、书面作业,把中文钓鱼岛变成日文“尖阁列岛”,就可以算作有了历史“依据”?
历史教育,在日本,看来至少在日本右翼人士中间,至少那些为钓鱼岛争端而上街的示威者中间,似乎是一种选择性记忆、一种自我欺骗和自我满足。这种教育所形成的历史观、世界观,透着无知、荒唐、邪恶,必定与历史为敌、与邻国冲突。
记得将近30年前,大学高年级,遇到一位日本老人,颇为健谈,一意示好。他说,中日一定要结盟,理由是中国有那么多人,有那么大的地方,有那么厉害的武器;而日本有那么厉害的技术,有那么多资金;两国联合,世界一定属于中日,下个世纪一定属于中日……
相信,对方确实是友好人士,努力做友好表示。只是,潜台词中,友好的目的,似乎是为了征服世界、征服21世纪。
中国,过去、现在和将来,没有征服世界的念头,没有攫取日本资源的时候。日本,正相反,过去、现在和将来,一些人不仅有想法,还有做法。
中日邦交40年,一个时间节点,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中日友好协会决定推迟举行40周年招待会,是正确之举。
日方一些人继续挑衅中、继续暴露中,时机不对、气氛不对,何以“招待”?倒不如让这些人折腾够了、累了,再回顾、审视,定位中日关系。
相关报道见今天A06、A07版
日本政府7月7日宣布欲将钓鱼岛“国有化”,引发中国政府强烈抗议。9月10日,日本政府通过钓鱼岛“国有”方针;9月11日,日本内阁会议决定拨出20.5亿日元(约合1.66亿人民币)“购岛”,并签订“购岛”合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