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官方昨天分别宣布,习近平主席将于6月7日至8日同奥巴马总统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安纳伯格庄园会晤。由于这次会晤发生在习近平访问拉美三国的“途中”,其“非正式”的特点尤为突出。大多数解读都积极、正面,认为这反映了中美关系已经比较成熟,更重领导人会晤的实效,而不再依赖“国事访问”正式礼仪的特殊支持。
当然很多人同时认为中美积攒了太多议题,等不及至少要推到下半年的国事访问安排。
中美的摩擦面在随着交往及合作面的扩大而增多,其中摩擦带给两国社会的“痛感”十分强烈。世界舆论都在大谈中美相处的“互疑”因素,它在影响很多人对中美关系的定性。
由于中美关系的性质会影响21世纪整个国际关系的性质,这使得中美互信和互疑的此消彼长必将成为世界种种变化的上游。在遭遇网络安全、钓鱼岛、南海很多摩擦之后,急需有一些强大的积极信号对“中美互疑”进行对冲。
大约两周后的习奥会来得很及时,它会给两国公众以及国际社会带来对中美关系的另一番感受。
领导人成功访问对国家间互信的支持至今无可取代,深入的领导人非正式会晤尤其能带来信心。在中美合作与摩擦、借重与防范错综交织的时候,两国对彼此“是伙伴而非对手”的信心或许比什么都重要。
中美关系的性质很难只用这个时代的材料和尺子度量。把它放到历史纵深中去对比,我们就会多一个角度。大国直到上世纪上半叶还常常是为利益大打出手的死敌。到了上世纪下半叶,大国转为冷战,这已是不小进步。进入新世纪,中美两大国显然突破了冷战,虽有矛盾,但互为最大的贸易及经济合作伙伴之一。
只要我们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不可逆转有信心,就会对中美关系的未来有信心。从这个视角或者不从这个视角看中美之间层出不穷的问题,判断的差距很大。
无论互信还是互疑,都是中美两大国的互动过程。爱和恨的互动游戏在一对男女之间都常出乱子,更何况两个有着各自利益的大国。中美增加互疑的茬口要多少有多少,关键要有阻止两国“别那么想”的有效力量。中美需要相互信任的强有力理由。
大国领导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这被证明是大国之间增进互信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中美领导人需要多见面,成为朋友,无话不谈,很容易听懂对方。这是帮助中美互信最事半功倍的办法,它的可操作性也比任何其他方式都高。
中国随着实力壮大,在维护自己核心利益时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坚定性。中国这样做的性质是什么?美国重返亚太搞战略再平衡,其军事部署不断针对中国做调整,美国这样做的性质又是什么?化解这些重大问题必须有现实空间和历史空间的结合,中美领导人无疑是搭建这种结合的关键性人物。
中美有可能共同创造和平的21世纪,也有力量最终把全球引向对抗。增强中美关系向前发展的确定性,让两国人民放心,让各国人民安心,是时代领袖的用武之地。相信这次安纳伯格庄园的习奥会将载入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