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希东:安全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底线

2013年09月03日15:48  新民晚报

  陶希东

  2013年8月31日,上海发生了液氨泄漏事故,造成15人死亡、25人受伤的惨痛后果,让人深感惋惜!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在人类社会全球化、市场化、竞争化的发展大潮中,像上海这样拥有2000多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如何从根本上确保城市的安全运行,让市民的财产和生命不受损失,理应成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底线。

  人类的城市发展史表明,安全是一座城市兴盛存亡的首要条件。通常而言,城市安全威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天灾让一些城市变成废墟、文明中断,如五千年之前印度河流域的莫亨朱达罗城(公认是全世界已发现的最古老的城市遗址之一),据推测就是毁于公元前1700年的大地震。二是,人祸导致城市衰退乃至消亡,其中最典型人祸就是战争,如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超过百万人口的大城市罗马,既是因安全而兴盛的成功例子,也是因不安全而导致垮台的最典型例子。“安全”是一座城市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首要基础和底线。

  撇开地震、海啸等天灾而言,城市安全水平受到政治、经济、社会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而拥有上千万人口规模的特大城市,必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安全挑战。例如像上海这样的特大城市,具有人口多、高楼多、生命线多、危险产业多、产业体量大等典型特征,这势必形成更加严峻的社会治安安全、公共卫生安全、消防安全、电梯安全、城市交通安全、能源安全、化学危险品安全、恐怖安全等方面的压力和挑战。

  有些人从概率论的角度出发,为城市人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存在寻求理由,笔者以为,这种论点并不成立,笔者以为所有人为导致的事故和灾难,主要是当今社会普遍缺乏“责任感”的结果,只要是因人的因素而发生的事故和灾难,一定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关键在于看相关主体(政府、企业、个人)愿不愿意为城市安全负起自己的责任,动真格。简言之,城市安全建设,不仅需要完备的安全制度,更需要社会团体和个人的责任心。首先,要全面建设责任政府。政府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速度与人民幸福安康之间的关系,扬弃急功近利的发展理念,加大安全基础设施和安全管理的公共财政投资,谋求天人合一、社会和谐;更为重要的是,要适时制定和完善配套的城市安全管理制度,并不折不扣地坚决贯彻执行各项法律法规,让故意制造事故的任何人,付出高昂的代价。其次,要全面建设安全团体。包括企事业单位、社区、园区、社会组织、家庭等,各行各业都要制定专业化的安全标准和规范,全业行动、全员协行,按规章办事。最后,大兴社会教育,塑造一个个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个体。让每个人都能做到严格履行自己的职业规范,一丝不苟,把一个个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作者为上海社科院研究员)

(原标题:安全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底线)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蒋洁敏被曝曾建石油项目帮薄提升政绩
  • 体育阿森纳4250万签厄齐尔 卡卡回归AC米兰
  • 娱乐郭富城斥求婚嫩模传闻荒谬:都不想回应
  • 财经传蒋洁敏用石化项目给薄熙来提升政绩
  • 科技微软72亿美元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
  • 博客李在珂律师:李天一无罪几乎没有可能
  • 读书古代青楼从官妓到民妓区别有多大
  • 教育父亲反对女儿上大学:七成网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