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耕身:不读大学等同于“读书无用”吗

2013年09月03日16:17  新闻晨报

  杨耕身

  离9月7日开学的时间越来越近了,玲玲(化名)依然无法改变父亲的决定。据《成都商报》报道,成都女孩玲玲考上大学本科,父亲虽然有钱供她读书,但认为“上大学无用”而拒绝提供学费和生活费。玲玲父亲反对女儿读大学的理由,一是认为这是一个“肯定会失败的投资”——如果高中一毕业就打工,四年至少赚8万,加上已开支的大学费用就是16万,这16万可以首付买房子,或开店做生意都能赚钱;二是不想让女儿受伤——如果女儿大学毕业后没找到工作,她肯定也会觉得很痛苦郁闷,他不想让女儿“绕了一大圈后又回到原点”。

  同样作为一个即将报到的大学新生的父亲,我希望玲玲能够如愿进入她心仪已久的大学校园。我的理由很简单:其一,于孩子而言,这是她愿意做的事情;其二,我固执地认为,大学仍旧是一个截至目前看来最适宜于学习的场所,换言之,尽管学习是一件伴随终身的事情,但大学期间的学习无疑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训练、经验或记忆;其三,尽管我从来不迷信所谓“知识改变命运”,但是如果没有知识,或许我们将蒙昧得连命运是什么都无从得知。然而尽管我可以持有这样一些简单的理由,但并不试图以此来说服玲玲的父亲放弃他的“道理”。

  实用或现实主义作为读书的一种定位或目标,实在也谈不上大错。而这即是玲玲父亲全部的道理所在。在玲玲与其父亲的这场争执中,或许最终仍是一个谁也说服不了谁的局面,但我仍旧希望玲玲能够如愿。她应当有选择的权利,而且国家教育应当准备相应的机制,以保障玲玲们的入学权利。如果能够这样,那么此事无疑有了一个最好的结果。但无论结果如何,我们仍必须直面的一个问题是:不读大学等同于“读书无用”吗?在玲玲事件中,这是一个让人吃惊的数据:一万多名网友在参与大成网专题调查投票时, “71%网友赞成不读”。

  一方面,不读大学显然不能等同于“读书无用”,毕竟玲玲已完成高中学业。这是需要提请舆论厘清的。而在另一方面,我之所以一直对所谓的网络民调保持本能的警惕,正是因为一些调查本身的似是而非,结论的模棱两可。在玲玲上大学这件事上,真的有逾七成网民站在玲玲的父亲一边吗?当我点开大成网的调查,发现该调查仅提供了三种选择:一,赞同,上大学不是唯一出路;二,不赞同,多读书受益无穷;三,在哪里都可以学习,看自己。但我想知道的是,其中“上大学不是唯一出路”是对上大学的反对吗?而“在哪里都可以学习”又可作为对在大学学习的不同意见吗?然而相关报道径自将此两条目的投票,视为对玲玲不读大学的支持。这无疑是一个充满误导以及让人遗憾的结果。

  我们今天的大学不论是体制还是教育本身,的确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总觉得,可怕的不是玲玲父亲对“读书无用论”充满执拗的认识,而是某种舆情不明所以的推波助澜。在谈到“读书无用”的问题时,有人同样引用另一个来自 《中国青年报》2012年6月有上万人参与的调查,结果显示,有34%的人后悔读大学,51%的人认为,在大学里没学到有用的东西。但这是可以拿来作为“读书无用论”的证据吗?事实上,论者往往会主动地忽略那些不利于自己的证据,比如在中青报的调查中,尽管34.7%的人后悔上大学,但是当问到有重新选择的机会时,其中60.1%的人都表示仍然会选择上大学。

  玲玲们或许不一定非得上大学,但这并不意味着“读书无用”。如果说承认现行大学教育存在许多有待改良的情形,仍不失为对大学教育的一种期待,那么警惕“读书无用论”的大行其道,则是因为它根本是一种反智主义的动向。无疑,这种反智情绪,不应当得到散播。

  (作者为资深评论人士)

(原标题:不读大学等同于“读书无用”吗)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蒋洁敏被曝曾建石油项目帮薄提升政绩
  • 体育阿森纳4250万签厄齐尔 卡卡回归AC米兰
  • 娱乐郭富城斥求婚嫩模传闻荒谬:都不想回应
  • 财经传蒋洁敏用石化项目给薄熙来提升政绩
  • 科技微软72亿美元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
  • 博客李在珂律师:李天一无罪几乎没有可能
  • 读书古代青楼从官妓到民妓区别有多大
  • 教育父亲反对女儿上大学:七成网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