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小为:城乡毕业生差距远比“拼爹”复杂

2013年12月28日04:19  汉网-长江日报

  □ 本报评论员 付小为

  前日,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2014年社会蓝皮书《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连日来,不少媒体对蓝皮书内容投以了相当高的关注,其中,一组基于12所高校1678名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调查报告更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调查报告显示,家庭的城乡背景对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有明显影响,城市家庭出身的毕业生的就业率明显高于农村家庭出身的毕业生。具体来看,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城乡差异最大,城市家庭出身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与农村家庭出身的毕业生就业率相差18.2个百分点,后者被认为是就业最为困难群体。

  悬殊的就业率差距,最容易联系到个人家庭背景,不少人不假思索地把问题归咎到“拼爹”上。如果只作简单地分析,“拼爹”确实是问题形成的一个因素。报告内容也表明,出生于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办事人员家庭的毕业生进入体制内就业的可能性大于个体户、工人和农民子弟。换句话说,针对“体制内就业”这个单一面向,家庭背景优势非常明显。但这里的“拼爹”,并不能完全理解为一个父母以不公平的方式,帮助子女争取到某个工作岗位。

  目前存在一种较为普遍的认知,即每当遇到显著的代群差距的事例,人们往往很快地追溯到代际差别,视下一代的命运为上一代所主导,并且,这种主导以采用不公平手段为特征,而“拼爹”,是对这一情形的最简洁概括。伴随社会阶层分化加剧,这种认知与蔓延社会的公平焦虑情绪相结合,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虽然它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应某些现象,但却忽视了公平问题内在的复杂性。在很多时候,以其做结论,不仅会形成不客观的判断,更是把手段的公平与结果的不公平相互混淆,不利于缓释社会不公。

  以就业来说,不可否认,的确有父母帮忙找工作的情况,但这种情况占到多大比例?用人单位招录城市家庭出身的毕业生,是从家庭考量的结果,还是能力评断后的结果?事实上,蓝皮书里的调查数据并不能提供答案。与此同时,也有包括高校招录、人才评估等方面的报告显示,相较于出身于农村,城市出身的学生或求职者确实拥有一定的优势,即使是城市内部,不同家庭环境在个人成才、成功上也有很大影响。

  这种影响不一定体现在父母能不能为孩子找工作出力上,更多时候,城乡间、区域间、家庭间,从教育资源的分配、信息获取方式,到成长见闻背景等不同层面的差距,无形中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种距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人能力的高低。进一步而言,与其说是“拼爹”的不公平造成了结果的不公平,不如说是社会方方面面的不公平,会形成“自然”的不公平的结果。问题的症结,可能还不在于职位是否公开、开放这类形式意义的机会公平上。

  过去,有人用“知识沟”理论描述处于社会不同位置的人,因其获取有效信息的便捷度不同,所形成的各个方面的差距。举例而言,在信息时代,一个孩子仅比另一个孩子早接触电脑几年,就可能拉开两者一生的“技术观”差距。尝试缩小阶层差距,需要不断因应时代,调整对问题症结的认识,并及时采取措施弥合差距。

(原标题:城乡毕业生差距远比“拼爹”复杂)

(编辑:SN088)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环球时报:5条铁路开通,“情怀党”懒得动下眼皮
  • 新京报:高速免费别总是让民众纠结
  • 晶报:转基因很复杂,但也可以简单
  • 燕赵都市报:本科生就业,不患难而患不公
  • 现代快报:除夕高速“破例”免费,我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