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文洋:韶山观毛泽东巨幅绒绣像有感

2013年12月26日14:59  北京晚报

  今天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纪念日。昨天是西方人的圣诞节,据说是耶稣基督的出生日。我从小就觉得毛泽东出生这一天与圣诞日相连,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即使是巧合,也是很有意味的巧合。最新一期的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刊登一篇题为《毛诞节快乐》(Merry Mao-mas!)的文章。“毛诞节”这个英文新词,将“圣诞节”(Christmas)一词中的“基督”(Christ)替换成“毛”(Mao)。显然,人们的很多想法,不分东方西方,都有相同之处。

  一周前,我应恒源祥集团董事长刘瑞旗、总经理陈忠伟之邀,赴韶山参加巨幅绣像《大地之子·人民领袖毛泽东》捐赠仪式。这件堪称国宝级的绒绣艺术作品长6.75米,高2.53米,根据毛主席1954年在杭州时的照片创作绣制,由恒源祥绒绣工作室的十余名高级绒绣师耗时6个多月共同精心绣制而成。

  走进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面对由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一针针、一线线绣制的世界最大的毛泽东绒绣像,我思绪万千,感慨万端。毛泽东曾经提出,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听绣像艺术总监秦永福介绍,绒绣艺术品是我国具有100多年历史的传统手工艺品,上海是绒绣的发祥地和主要生产基地。中国绒绣传统工艺,就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产物,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瑰宝。

  绒绣艺术最早发源于欧洲。上个世纪初,英国传教士詹姆斯·马茂兰在烟台开设“仁德洋行”,将欧洲的绒线艺术引进中国沿海地区。随后,外国商人在上海也开设了一些企业,组织浦东地区的妇女生产绒绣产品。绒绣传入上海以后与中国优秀的刺绣传统相结合,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工艺美术品。这种用绒线在特制的网眼布上绣制的手工艺品,通过自行染色、劈线拼色等工艺,可以表现色调极其丰富的画面,善于表现油画、国画、彩色摄影等艺术效果。由于它可以使色线多到难以计数,所以一般用来复制色调丰富的油画和彩色摄影,包括人物画和风景画。毛泽东巨幅绒绣像使用了上千种颜色的绒线,将图案绣刺在坚硬的麻布上。绒线本身没有反光,具有毛绒感,绣品色彩丰富,深厚庄重,层次清晰,形象生动。

  伫立在毛泽东巨幅绒绣像前,我不仅仅是感到一种心灵的震撼。同时,也感到或许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历史学家,都应当从这里学习怎样面对和研究历史的伟人。任何一代伟人都不是单色的,而是立体的,有质感的,活生生的。伟人与国家、社会、时代、人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伟人对后人则有着千丝万缕的影响。如果我们不能像恒源祥那些国宝级大师一样,用“千丝万缕”来表现人物,对“千丝万缕”了熟于心,就很难走进真实的伟人,而只能停留在“左”或“右”的情绪化表达。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今天,我们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口,回望一代伟人毛泽东及他同时代革命家的身影,感受从他们开始的“中国梦”一直延续到下一代,一幅绒像几多情,“吃水不忘挖井人”。

(原标题:韶山观毛泽东巨幅绒绣像有感)

(编辑:SN093)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 新京报:陈光标“堆钱”跟经济普查没半点关系
  • 环球时报:拍桌子离职的知识分子最渴望掌声
  • 扬子晚报:让“爆头”这个词永远回归网游吧
  • 南都:“谌洪果”是谁?
  • 北京晨报:政府官网岂能附庸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