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泰斗江平对话新浪:司法独立须“去行政化”……
2013年是中国官员的禁令之年。禁令之手能否制约权力?
公务员的一天,是怎样的一天?他们的生活,有多大区别?
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预决算审查室主任夏光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为方便代表和社会公众读懂财政预算报告,今年两会将推出一个《政府预算解读》(据京华时报)。
回答言简意赅,但却给出了一个喜人的信号,这种关系重大决策的官方会议越来越接地气。如若全国性的两会都能如此,那无疑是给地方做了一次权威性的示范:会议不是开了就算完事,要让群众明白,到底开了什么,讲了什么,与自己有多大关系。让会议接地气,这不仅是对群众利益负责,更是对群众知情权的尊重,更为群众监督政府执政能力提供了更低的门槛。
长期以来,这种政府层面的决策性会议一直被民间调侃为“高大上”的会议,对于多数普通群众而言,听不懂,看不懂早已是公认的事实。一方面舆论在强调关系重大,调动群众热情,一方面群众对很多会议内容一知半解,或者完全不知其所以然。这般的尴尬长此以往,就让诸如两会这样的决策性会议,从中央到地方都陷入一种局面,“你开你的会,我顾我的柴米油盐事,各顾各事,各回各家”。
一旦连内容也不懂,一定要说与自己有多大关系实在有些牵强,监督更是无从谈起。即便蹩脚地做起来,也只能对着镜头说说毫无建树的空话,流于形式,无关痛痒。在笔者看来监督若没有依据,便少了底气,少了底气,便缺了魄力,一些决策执行部门,也不会对监督加以重视。
要转变政府职能,由被动的被监督到主动邀请群众来监督,首要条件就是要群众明白要监督什么。都能做到对症下药,那既能提高工作效率,也能降低执行成本,同时还能让群众满意,这是“一箭三雕”的事情,可以做,也值得做。
既然是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利益,既然是服务人民的大事,那就理所应当的让群众“知内容,晓意思”。不接地气的会议,不接地气的公开,很难说是真正意义上对群众知情权的尊重,更谈不上落实。若群众接收的信息完全不被理解,那变相的等于全然不知情。如果长此以往,这样关系民生的大事件很难唤起普遍关注,更谈不上参与。
单就就政府预算而言,这是关系“政府钱袋子”的事情,政府的钱要怎么花,花到哪里,为什么要这么花,为什花这么多,有什么效果,这些要讲得明白,讲得通俗,不能讲了些干巴巴的数据和条条框框的内容就算是透明公开。凡是多数群众不知所云的,都不能叫做公开,也不能叫做是对群众知情权的尊重。不能理解或者不被理解,只能在无形中提高群众监督的门槛,让来自群众的声音无门而入,让群众的监督无从下手。
让这种决策性的会议更接地气,更受群众欢迎,仅仅知道“我是谁”,这种层面是不够的,首当其冲是要群众明白“我在干什么,我在讲什么,与你有多大关系”。
综上而论,为官者,就要讲群众听得懂的话,要“俗”得开,也能“雅”得起,接地气才能更接近群众。
(原标题:政府预算解读:接地气才能更接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