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2014:袁伟时

中国近代史专家袁伟时对话新浪:改革需要和人民互动……

动画视频 : 被关进笼子的欲望

2013年是中国官员的禁令之年。禁令之手能否制约权力?

图片故事 : 中国公务员

公务员的一天,是怎样的一天?他们的生活,有多大区别?

陆南:东莞市长“嘿嘿”,错失互动机会

2014年03月04日15:27  法制晚报

  3月3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东莞市长袁宝成一露面就被记者追问“扫黄”和“经济转型”问题,他一面匆匆下楼,一面简短回答:“正在处理中。”“请问扫黄对东莞经济是否有影响?”袁宝成:“嘿嘿。”“请问东莞经济的下一个支撑点在哪里?”袁宝成:“嘿嘿。”“今年东莞GDP增速目标是9%,请问能否保‘9’?”袁宝成:“嘿嘿。”(3月4日《潇湘晨报》)    

  东莞扫黄是前段时间的热门话题。面对来自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媒体关注的目光,东莞官方的回应显得很被动,好像“黄流”被曝光,很不光彩,生怕一不小心说错话再次陷入舆论漩涡。东莞的普通官员不肯和媒体多说话情有可原,可是,东莞市长面对媒体的追问,连续三个“嘿嘿”,无益于问题的化解。

  应该指出,东莞32个镇(街道)中有5个被央视曝光涉黄,东莞存在“黄流”,这是客观事实。但是,如果因为“黄流”被曝光,甚至有央媒批评东莞“对色情业不可思议的宽容甚至纵容”,就千方百计防媒体,反而会更加被动。

  “黄流”被曝光后,外地人对东莞了解不够,观察东莞难免存在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正如2月10日晚,广东省新闻办发布的微博所说的那样,“你真正了解东莞吗?”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负面信息又严重误导了许多人。

  既然回避无助于解决问题,还会加剧人们的误解,何不大大方方地直面公众?东莞官方应有闻过则喜、闻过则改的胸怀,谦虚地接受批评,坦诚地和公众互动,一边按照广东省的部署,利用三个月的集中整治,彻底铲除“黄流”;一边向外界展示打扫干净屋子之后的东莞全新形象,对东莞发展有利。

  让东莞被动的是“黄流”,而不是扫黄,“黄流”长期给人一种东莞是“黄色地带”的不良印象,城市的污名难以洗刷。扫黄为东莞正名,是变被动为主动。

  东莞扫黄,一些问题被放大了。比如,有媒体称,东莞用工缺口达10万,扫黄后女孩不敢去。东莞的工厂有500万工人,缺工10万太正常了,年年节后如此。有媒体称,色情业、酒店业是东莞的重要产业。没有事实根据,纯属猜测,官方理应用事实澄清。

  东莞市长对于“黄流”和经济转型的提问,躲躲闪闪,让人摸不着头脑。其实可以充分利用两会媒体集中的良好机会,向全国各地的媒体传递东莞更多的信息。理直气壮地告诉外界,东莞制造着世界1/5的数码产品;东莞没有灰霾;东莞连续八次捧起CBA冠军奖杯。请大家多多支持东莞,给东莞时间整改,为东莞招工,多到东莞走走看看,都是可行的做法。躲,失去了十分难得的机会。

(原标题:东莞市长“嘿嘿” 错失互动机会 )

(编辑:SN093)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两会排行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