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2014:蒋方舟

“作家有一个更严格底线:必须真诚独立,不被任何利益收买”

《建言时间》:向空气河流道歉

人大教授周孝正,“天气哥”宋英杰做客新浪,探讨环保问题…

下岗十五年:沈阳故事

“在1998-2000年国企下岗潮中,东北三省工人下岗数占全国25%”

顾则徐:多给漂到北上广的年轻人一点理解

2014年03月12日09:42  南方都市报

  对于漂到北上广的年轻人该逃离还是留在北上广,新京报记者邀请三位正在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和委员曹可凡、朱雪芹、王名,请他们谈点看法和建议。三位代表和委员所谈总体是比较中肯的,不过,其中个别观点和想法我不敢苟同,也想给他们一点意见作为参考。    

  曹可凡说,他有一次在纽约地铁站遇见两个摆摊的中年上海妇女,她们说在那儿生活挺苦,不回国的原因是怕大家说你混不下去回来,没面子。曹可凡以此推论漂到北上广的年轻人同样如此,如果离开回去“可能村里人觉得老王家孩子在上海,混不下去回来了。爹妈没面子,他也没面子”。曹可凡这一看法的前置故事本身就可能是“上当”,在纽约地铁站聊天时获得的两位上海妇女想法,未必就是她们的真实意思。每个人对生活的选择都有复杂原因,即使跟父母、好朋友也未必能按照真实意思进行解释,何况路人?常见的解释方式之一,不过就是按照自我否定、哀怨的方法来肯定自己的行为,彼此一阵唏嘘、感叹。所以,按照这样不牢靠的故事去推论漂到北上广年轻人的真实意思,可能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

  即使纽约地铁站两位上海妇女害怕没有面子的心理是真实的,也跟漂到北上广的年轻人是两回事。内地和上海的距离跟上海和纽约的距离并非一回事,内地年轻人想到上海,只要一下决心买张车票就可以了,上海人想去纽约能这样容易吗?不办好出入境手续,哪怕跳进黄浦江也漂不到纽约。因此,在内地年轻人眼睛里的上海,并不具备很多上海人眼睛里的纽约那样的“崇高”价值,上海并非很了不起。对于漂到上海的内地年轻人来说,这只是探索生存和发展的地方之一,如果别的地方更适合自己生存和发展,也是一样去漂。所以,仅就上海两侧江苏、浙江的城市甚至乡镇而言,漂着的内地年轻人并不比在上海漂的数量少。北京、上海、广州之所以被突出为“北上广”,只是话语符号而已,并非就真的只有北上广了。

  曹可凡和王名都主张“大城市病”,王名说:“北京、上海、广州这些超大城市极度膨胀的不光是经济还有人口的问题,带来的整个城市公共设施的压力,交通的压力,环境的压力其实已经达到它的上限了。”从表象上看,这似乎很有道理。但是,中国目前的“大城市病”主张者通常存在着表象谬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当中,新德里、孟买、圣保罗、墨西哥城等,似乎都有着城市过大导致一系列问题的现象,但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是东京,纽约人口数量也在世界屈指可数的前列,为什么就两样呢?“大城市病”确实是病,但这往往成为解脱规划、管理不到位责任的借口。别说是大城市,即使是一万人聚居的小镇,没有做好下水道,也同样会有“大城市病”的病症;100户的村庄没有畅通的上下水系统,都可能成为灾难之地。将所谓的“大城市病”归结为人口数量问题,进而把矛头引向外来人口,不论其动机如何,至少是肤浅的。

  此外,要特别提醒“大城市病”主张者,中国人今天的“市”与“城市”通常是被混淆的,市是一个政区概念,有着比城市面积大得多的范围,甚至就是广袤的农村,但主张“大城市病”的人总是将作为政区的市与城市混同,将整个政区的统计数字运用为城市的数据,从而人为夸大“大城市病”危机,渲染对外来人口的恐惧氛围。今天的城市人口,三四代乃至一两代以前大多也是外来人口,作为外来人口的子孙,要支持和帮助。

  (作者系法律工作者)

(编辑:SN093)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两会排行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