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德清:用就业和教育应对“暴恐年轻化”

2014年05月27日02:30  新京报 收藏本文

  ■ 观察家

  应对暴恐犯罪,最根本的就是从制度对人的关怀入手,解决就业、教育等民众基本需求,用发展经济民生、保障社会公平来祛除社会中的戾气。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6日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工作。这次会议提出,坚持就业第一,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坚持教育优先,全面提高新疆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质量,加快农牧区和偏远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在南疆全面实行高中阶段免费教育等。

  “就业第一”和“教育优先”的提法,非常具有现实的针对性。事实上,从近年来发生的不少暴恐事件看,暴恐分子年轻化已经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据报道,5月25日凌晨,新疆实施“零点”抓捕行动,共打掉23个涉恐涉暴和宗教极端犯罪团伙,抓获200余名犯罪嫌疑人。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抓捕的涉暴力恐怖犯罪的嫌疑人基本以80后、90后为主体。而近年来,新疆公安部门披露的情况显示,境外暴恐势力通过网络等途径,发展境内的青年暴恐分子,也已经成为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实际上,发生在新疆的暴恐活动和就业、教育之间具有关联性。近年来,暴恐活动多集中发生在喀什等南疆地区,而在乌鲁木齐等地发生的一些暴恐案,也被警方证实与来自南疆的暴恐分子有关联。与之相对应的则是新疆的就业问题。据3月10日《新疆日报》报道,在新疆,就业问题和不充分就业问题较突出,其中南疆四地州更为明显。

  近年来,从一些已经破获的暴恐案来看,暴恐分子也呈现出文化水平较低的特点。例如,2013年7月份,遭新疆警方通缉的11名恐怖分子,文化水平皆为初中以下。文化水平低下不但使他们对伊斯兰教义缺乏真正的了解,易于受到极端思想的蛊惑,而且,也易导致其就业困难。

  发生在新疆的暴恐活动虽然只是极少数人所为,并且有其自身的特点,但是,它们也有共性的一面。贫穷、失业和教育水平低下,是一切犯罪的温床。

  打击暴恐犯罪,需要“刚柔”并济,“刚”的一面需要继续加强警力投入,强化打击力度,“柔”的一方面,则需要从民生根基入手,要下大力气抓就业和教育,用更多的公共投入和更细致、有力的社会政策,给年轻人依靠和希望,不让暴恐势力有可乘之机。

  近年来,新疆方面为解决就业教育问题,已做了大量的工作。而要实行“就业第一”和“教育优先”的目标,政治局会议的诸项要求,需要尽快落实。

  这其中的重点,就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改善农牧区和偏远地区学校条件,把教育公平当成重中之重。加大民生建设力度,推动对外开放。加大民生建设,改善民众生活,增加就业,这是社会稳定之基。推动对外开放,才能给新疆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推动力,而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正是其中的重头戏。

  应对暴恐犯罪,最根本的就是从制度对人的关怀入手,解决就业、教育等民众基本需求,用发展经济民生、保障社会公平来祛除社会中的戾气,推动民族融合,让每个年轻人看得到自己的未来。

  □新京报评论员 于德清

(原标题:用就业和教育应对“暴恐年轻化”)

(编辑:SN090)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京报:用两个月改千年土葬风俗可能吗
  • 京华时报:警察“丢枪”怎能罚酒三杯了事
  • @王传涛 :被“电工证”完爆的“大学证书”
  • 新京报:应设立“暴行罪”,向暴力打人说不
  • 南都:“丢枪不叫丢”与“窃书不算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