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杭州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杭州”发布的情况通报,7月5日“杭州公交车放火案件”犯罪嫌疑人已被锁定。警方在视频侦查中发现,公交车内被烧成重伤的一名男子携带可燃物上车,途中倾倒在车内并点燃后致车厢起火。目前,犯罪嫌疑人仍在救治中,公安机关尚未发现该事件与恐怖活动相关联的线索。
该事件造成32人被烧伤,其中15人重伤,有的尚未脱离生命危险。目前,我们还不清楚犯罪嫌疑人车上放火的动机,但无论怎样的理由和行为逻辑,放火并造成无辜乘客惨遭伤害,都丧失了人性,应该受到谴责和惩处。
近年来,在公共场所频繁发生暴力事件,除了有组织和有预谋的恐怖主义行径外,一些心怀暴戾之气的个人也参与其中。仅在公交车内制造的燃烧爆炸事件,就陆续有成都公交车燃烧案、厦门公交车爆炸案和今年5月才发生的四川宜宾公交车爆炸案,每起案件都伴随着大量无辜者死伤。从已公布案件的调查结果看,遭遇不公、悲观厌世和情感纠纷是肇事者犯下罪行的主要动机。一个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当然可能减少类似惨剧的发生。但就犯罪事件本身而言,对受害者的同情和对施暴者的齐声谴责,才能打碎施暴者用暴行引起社会关注的扭曲期待。
平心而论,少数抱有极端思想的人以公众为目标实施暴行,一时很难从源头上遏制。随着法治的进步与社会和谐,类似惨剧可能会越来越少。不过,从发达国家偶尔爆发的平民袭击案来看,此类案件也可谓防不胜防。比如,以社会福利保障良好著称的北欧国家挪威,也曾发生过极端分子布雷维克一人犯下的奥斯陆爆炸事件和于特岛枪击事件。回顾国内发生的多起公交车伤害案件,重新制定公共车辆的安全规范与逃生方法,将是现阶段减少此类事件伤害的有效选择。
比较公交车放火爆炸事件的共同特点,不难发现遭受袭击的车上挤满了人。造成48人死亡的厦门BRT公交车起火案,当时车上实载90人。此次杭州公交车放火案,据警方公布车上也有80多名乘客。据现场目击者表述,事发后车上乱作一团。这条杭州最老的公交线路曾被网友列为“杭州十大最挤公交线路”,业内人士也提出过应对类似事故的技术手段,如在车上安装车窗爆破装置,方便乘客第一时间逃生。
目前我国对公交车辆的荷载人数规定较为宽松。比如厦门BRT事故公交车上尽管也挤满了人,并未超过95人的荷载人数,杭州事发公交车也没有超载。我国著名交通运输专家陈荫三教授曾引用一项统计,2008年,我国10米公交客车高峰时段最大载客量92~99人,每平方米面积站立9.2人。国家标准《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城市公共汽车及无轨电车每人使用面积不得小于0.125,即使按照这一标准每平方米超过8个人才算超载,与北美很多地区规定的公交车在高峰时段站立人数不能超过1/3的标准尚有距离。以往,相关标准制定者的思路是适当牺牲舒适性以提高运力,现在看来,对公交车超载限度的低要求,还牺牲了乘客的安全。
当下,应在高峰时段、拥挤路线,加大公交车发车密度,以增加乘客的舒适性和安全感。
公交优先是不少城市解决交通问题的一致选择,但是公交优先究竟只是投入资金、在低票价的基础上满足乘坐需求,还是应该兼顾服务水平,是一个至今没有达成共识的问题。如今在公交车内频繁发生的暴力袭击事件,则为人们提供了一项新论据:安全技术规范的进步与谴责暴行同等重要,在形成对犯罪行为的舆论声讨之外,必须提升对袭击者的主动防范能力。
(原标题:杭州放火案背后的公交安全)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