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静书:中美合作不妨从“零争议”领域突破

2014年10月30日07:30  环球时报 收藏本文

  【美】施静书

  奥巴马先生即将访华,这可能是他作为美国总统最后一次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我认为他应当利用此次峰会开创历史先河:让中美两国间的新型大国关系为全球秩序发挥正能量。奥习会晤不只是美中两国间的对话,更代表当今两个举足轻重的大国、强国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对话,有在全球产生积极意义和深远影响力的潜质。

  两位元首在管控分歧的同时,应该抓住此次会晤的时机,发出两国将携手推进全球共同利益的积极信号。全球共同利益是着眼于世界一致公认的一系列挑战。很多时候以国家为单位来应对这些挑战已经显得过时。美中两国作为两个伟大而包容的民族,有责任也有能力在这个时期为全世界树立创新合作的榜样。

  要做到这点,两位国家领导人应该在承认分歧,并继续拓展开发有效的分歧管控渠道和机制的同时,充分全面地探讨、确认更广大的合作空间。美中两国必须意识到分歧之外巨大的合作空间和潜在的合作红利,尤其是在一些“零争议”领域的合作。“零争议”议题是一些全球公认的挑战、各国利益重合面大、分歧较小的领域。中美在“零争议”领域的合作将为世界新格局带来急需的新鲜空气。

  就这点,在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担任执行主任期间的经历给我一些启发。2007年我走访卢旺达的一个小村庄,相识了一位农妇,她问我是否能够帮助她实现一个梦想。她从兜里掏出一张中国云南的梯田照片给我看。她对我感叹道:“如果我能与中国农民相识,我一定能在自家的田地里种出更多的粮食!”

  我立刻意识到中国对世界贡献的潜力。消除饥饿可谓是众多“零争议”议题中的一项。如果美中两国就这一挑战组建联合科学家、政策家团队,合作推动农业方面的先进经验,造福世界各个角落,那对世人将是何种的鼓舞呢!

  现实中我们隐约看到这类例子。此时此刻,美中联合组织的阿富汗青年外交官培训项目正在华盛顿举行。这十几名阿富汗青年外交官在美国学习期间将了解中美关系、美国对阿政策、美方外交政策制定过程,提高外交沟通与谈判技能;此前他们已经在中国参加了为期两周的培训,访问了北京和新疆等地。这样的合作活动无疑会对中美讨论中亚地区安全与稳定的问题时提供互信的基础。

  全球共同利益当然包括气候变化、核武器扩散、互联网安全、国别经济及国际贸易政策的协调等等,但这些领域通常牵涉到的利益团体很多,关系繁复。美中双方应逐步建立起在这些领域合作共事的习惯和机制,进而增进信任与合作愿景和信心。这将为化解分歧、应对全球挑战提供宝贵的政治资源和人际基础,甚至可能转变为合作机遇。

  美中间的分歧——经贸投资政策、网络安全、南海局势、人权问题等等——让人感到疲倦。更有人回顾历来新旧大国互动时期世界经历的不幸。我们应牢记且认真汲取历史教训,更要对全球面临的挑战有新的认识。历史大潮中的此刻,这个世界的兴衰将取决于美国和中国如何看待对方,如何开拓一条积极共事的新路。这是历史赋予两个伟大民族的使命。愿中美元首能抓住此次互动的时机,为全世界福祉携手共事,迈出标志性的一步。▲(作者Josette Sheeran是美国亚洲协会会长、前世界经济论坛副主席)

(编辑:SN090)

文章关键词: 中美合作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扬子晚报:“为什么要上学”?“房娃”问得好
  • 今评媒:坑叔坑婶坑姐,房子连娃也坑了?
  • 广州日报:该给“居家养老”上紧发条了
  • 新京报:“当官只为捞两个”直击村级法治软肋
  • 环球时报:“占中”头目是乱港小丑和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