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小升初改革,让资源均衡的感觉更强烈些

2015年02月17日09:03  南方都市报 收藏本文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政策的每一次变动,都会引发外界特别的关注,北京、上海如此,广州也不例外。本月15日下午,广州市教育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指导意见》,总体来看,小学招生的变化主要是启用网上报名系统,而广受关注的“小升初”改革则主要是在总体原则不变的基础上,对招生政策中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微调。

  “小升初”目前确立的总体原则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平性,走资源均衡的教育发展路线。具体做法是,舍弃过去“小升初”按成绩招生的做法,强调让所有学校在同一平台公平招生。新政提出严禁择优性质的电脑派位、集团办学择优直升、九年一贯择优直升及其他择优直升的做法,广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江东明确表示,“公办学校不准看分数,也不能按分数。”与此同时一些变相的择优录取现象比如推荐生制度也被要求取消。“小升初”不按分数招生的呼吁由来已久,义务教育阶段应该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该说,新政的上述具体规定体现了教育公平与普惠性原则。

  新政对备受追捧的民校招生也提出明确要求,具体为,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初中学校按免试入学原则进行招生,且不得与杯赛成绩挂钩,在此基础上,民办学校享有招生自主权利“小升初”政策改革,无论公办学校还是民校,免试一直是喊得最响亮的口号,如今这种口号不再新鲜,人们更关注的是如何落实,同时也担心,仅仅强调免试可能会加剧各种各样的拼爹现象。“小升初”不再考试的消息传出后,学位房楼价“火上浇油”,不仅如此,为了让子女进入优质民校,年初家长之间就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学生升学堪比大学生就业,有的家长不惜亮出家底,诸如银行行长、公司董事长、主任医师等头衔充斥学生简历,力求为子女升学增色。与此同时各种明考、暗考层出不穷,民校、家长各有所求,中介机构从中获利。广州“小升初”改革效果尚不明显,有评论认为这是一场折腾家长的改革,决策者或许并不认同,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这样的判断并非没有依据。

  既要执行免试入学的原则,又要避免各种变相的考试,权宜之计就只能是各种治标不治本的禁令。“小升初”改革持续至今,决策者应当反思,看似理念正确的改革,为什么会遭遇民间的各种“对策”,改革是否仅仅停留在创新招生规则上,要提高教育的公平和普惠性,真正的关键是什么?

  家长们对于改革所表现出的焦虑,并非因为不认同改革本身,包括学校、家长在内,对所谓素质评估的各种考试所表现出的依赖,其实只是对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本能反应。这种状况不改变,“小升初”择优就不可避免地成为招生规则,仅有的差别在于,过去是官方认可,如今则只能转入地下。就此而言,教育资源分配是否趋于均衡将成为改革成败的关键。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意见》提出,广州2015年每所划片入学的公办初中90%以上生源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2017年每所划片入学的公办初中95%以上的生源由就近入学方式确定,以及区属公办外国语学校初中原则上在招生计划中安排50%以上的比例招收地段生。而教育部的要求是“100%的学校要实现地段招生”,广州何时达到标准,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表。

  让人们感知到教育资源分配格局的改变,或许才是改革的真正起点。作为“小升初”改革的积极探索者,经过一系列的试验与论争后,广州的教育部门应该意识到打破既有教育资源分配格局的极端重要性,接下来进一步推进改革,亟须在此方面发力。

(编辑:SN143)

文章关键词: 小升初 改革 资源 均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钱江晚报:“择偶胸大论”挑战的是主流价值
  • 风暴眼:暂住证争议30年 生于1984卒于2015
  • 中国青年报:我没有对象对不起谁了
  • 新京报:向“红包腐败”宣战,别落下网络红包
  • @很社会:春节聊天如何不惹人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