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论
这些天,四川省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周晓辉在家中自杀一事在医疗界持续发酵。许多医生都为这位谦和且敬业的医生感到惋惜,为他的遭遇愤愤不平。
现在,有许多论述将之与一起医疗纠纷关联了起来——他好心地为一位条件极差的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却因为术后一些难以避免的并发症受到家属长期的指责。这被许多同行认为是周医生遭遇的最大的不公,这个判断是否真实,现在已经很难断定是非。在笔者看来,压垮周医生的,绝非这一件事。
报道的一个细节告诉我们,周医生的手机从来不曾关过,因为他要随时待命去为患者或者下一级的医生提供医疗服务。这种状态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而是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这种没有张弛的紧张状态,很容易在某个特定的状态,压垮一个人的神经。
此外,周医生的爱人长期患病,需要他长期照顾,上面还有90多岁的母亲,家庭的压力显然大于许多常人。而他的膝下又没有孩子能够调节家庭气氛,这很可能让他在繁忙的工作之后,在遭受困难的时候,比许多人少了一个改善情绪的支点。
做医生难,做一名好医生更难。尽管相关部门一再强调不能以经济效益考核医院,但多数医院都无法脱离经济效益的指挥棒,以至于钟南山院士感慨中国的大医院都在比自己的经济收入,却不大关心救治了多少重病人。这样的环境,对于那些希望静下心当医生的人,常常陷入两难的选择之中。不被患者理解,不被社会理解,为某些道德丧失的医生背负种种恶名,这些也是当今医疗环境中,医生必须面对的烦恼。在周医生身上恐怕一个都不能少,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己好心换来的医患纠纷,当然会累加出许多致命的伤害。
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多关心医生的境遇,给医生减压,让医生享受到治病救人的职业成就,这才是社会之福。
□郑山海(医生)
(原标题:医生自杀不只是因为医疗纠纷)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