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车“走俏”
在申城第三波热浪即将结束之际,本报《新民视点》今天推出“衣食住行:酷日下的上海风情”系列报道的第四篇。
走出凉风习习的空调房,一咬牙迈入35℃以上的高温中,人们面临着不同的出行方式。仔细观察高温下出行的人们,你会发现一些有趣的变化。有的令人烦恼,有的令人愉悦,这一切都是在大街上就能看到的酷日下的上海风情。
空调车———虽开冷气热难耐
什么是普通市民在高温天气最青睐的交通工具?2元票价的空调车可能是首选。不少平时节省能乘就乘普通公交车的人,大热天看到空调车靠站,也毫不犹豫地跳上去了。
不过,大热天乘空调车也有烦恼。以下是记者昨日的一次乘车亲历,当日最高气温35℃。
7:55,记者从始发站乘上空调933路,久候的人们一拥而上。巴林路站、广中路站、花园路站……每到一站,乘客蜂拥而至。有人开始“吊车”,后门的乘客直抱怨,因为实在没地方可以插脚了。刚上车的乘客开始问空调开了没有。车到共和新路站,车门开不了了,售票员伸出头大声喊:“下一部马上就来!下一部马上就来!”这时,车上有人掏出手绢擦汗了……
出租车———千米“打的”怕晒坏
“天一热,叫车的人比平时多多了。”出租车司机李师傅微笑着告诉记者:“这几天,天气预报报35℃,我可以做到五六百元;报36℃,就是八九百元。要是天再多热几天就好了。”
据了解,从7月9日到7月12日,强生调度中心调放车辆近30000车次,是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用车高峰。其中,居住小区到地铁、公交集散点的短泊业务明显增加。
在记者随机访问的“打的族”中,主要持以下观点:
“逛完街后又累又热,而要等的公共汽车迟迟不来,索性‘打的’算了。”
“从我家到公司没有空调车,早上8点钟爬起来去挤公交车,热也要热死,烦也要烦死。”
“上班实在来不及了,天气又热,挤公交车受不了。”
李师傅告诉记者一个有趣的“打的”故事:一对情侣去吃麦当劳,就快走到了,女孩子嚷嚷:“热煞了,我走不动了!”男朋友只好伸手拦车,只开了不到1公里就到了目的地。
行路人———男人打伞真奇怪
烈日之下,最痛苦的出行人要算马路边的步行者了。其中男士尤其可怜,因为女士人手一把阳伞,而且很多是防紫外线的,而先生们只能“勇敢”地直面太阳。
火一样的烈日下,男士们为何坚持不撑伞?我们就这个看似简单又令人疑惑的话题采访了几位路人。
周先生(公司职员,行走时举起手中公文包,却挡不住烈日直射):“打伞?没试过,好像男的都不怎么打伞嘛。”
李先生(机关干部,满头大汗地走路):“其实打伞很正常啊,男人生来就该挨太阳晒吗?”
刘先生(中学教师):“男人撑伞也没什么不好,太阳晒起来就算是男的也受不了,只是撑了伞只怕回头率也挺让人受不了吧。”
陈小姐(大学生):“这年头男人可真是不容易,我不反感男士撑伞,紫外线又不是单单危害女士。这是个人的事。”
朱小姐(公司职员):“有一天太阳还不怎么大,我就见到一个撑伞走路的男人,好恶心啊,连我都没有撑伞哪。”
事实上,专家认为,大热天撑伞对于保护皮肤健康有好处,而男女皮肤并无本质不同,撑伞应该是男女皆宜。
地铁车站———候车厅里独徘徊
地铁、轨道明珠线是近年上海新兴的交通工具。炎炎夏日,轨道交通带给人们凉快与惬意。在许多人眼里,虽然上下班高峰时人多拥挤,但有空调的地铁站候车厅还是避暑的好去处之一呢。
“远远看着地铁站,都有凉快的感觉。”公司职员王小姐对记者说。家住虹口区的王小姐每天要到浦东陆家嘴上班,“以前没轻轨地铁,不知道有多麻烦,现在好了,坐轨道明珠线再倒地铁,不要太方便,天热了还凉快。”
昨天上午,陕西南路地铁站。一班地铁开过来,人们涌出车厢,又涌进车厢。地铁开走,而座位上、月台上仍有不少人。有坐在位子上看书看报的,有打笔记本电脑的,有在地铁站的小商店前转来转去却不买东西的,人们在地铁站徘徊不去。“外面太热了,我等一等再出去,反正也不急。”在座位上看报的李先生如是说。
而在轨道珠明珠线赤峰路站,却几乎看不到停留的人,人们总是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原来,在等待列车的二楼没有空调,而头上的大顶棚像一个聚热盆,使得温度似乎比外面还要高几度。
私家车———多烧汽油也无碍
大热天,有车族暗自庆幸:当初下决心买车,现在看来还是值的。看人家在公交车里汗流浃背,或守候路边等“的”,自己开车到底爽!
有车族姚先生在一家人才市场上班,前年买了一辆小型的英格尔车。因为家里离公司并不远,他有时懒得开车就乘空调车或“打的”去上班。这几天上海大热,他就天天开车上下班。“虽然是一早出门,但还是热气扑面,走到公交车站也觉得难受,还是直接从楼底下开车出门,然后直接开到单位的车库里。尽量与热气‘零接触’。”
“每时每刻开着空调,耗油比平时多一倍,还要经常给水箱加水。不过想适意就要舍得付出代价。”年轻的有车族王小姐坐在汽车里乐滋滋地说。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