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蹦蹦上笑傲宝马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25日08:50 青年参考 | |
周旬 在地铁、城铁、私车、公车、自行车、大小公共之外,有一种交通工具叫蹦蹦。我是搬到北京城乡结合部以后,开始我的蹦蹦生涯的。我的新家离城铁不算远,如果安步当车,只要25分钟。这个距离,对有空闲的人来说,适宜散步锻炼,对奔波的上班族来说,适宜坐蹦蹦。——走路太耽误功夫,打车太贵,这种两三块钱送一趟的交通工具,是市场中自然生 这种旧摩托改装的三轮机车,一般都有一个红色塑料顶棚,同色的铁皮围栏。客座和司机座背对背,顶棚和三围间(其中上客的一面是开敞式,无围栏),通常是已经被震裂纹、用透明胶带粘起来的玻璃。乘客坐的方向和车行进的方向相反,面对的正是车没有遮拦的一面,视野相当开阔。 碰上我们村附近常常出现的大塞车,我乘坐的蹦蹦左突右闪,钻来钻去,从重重叠叠的名车里突围而出,“蹩”一辆奥迪A4,或者从一辆红色法拉利跑车和一辆黑色奔600之间穿越而出,是常有的事儿。 这种时候,我就悠然坐在那里,和被抛在后面的开宝马7系列(或其他)的帅哥(或不帅)司机面对面,友好微笑。如果他脾气急,拼命“嘀”我的蹦蹦,我就再跟他招招手,意思是请他稍安勿躁,虽然也许会被误解为得意洋洋。 我研究过我的蹦蹦之所以叫蹦蹦的缘由。第一应该是它的动力系统和一般的车不同,行进中一蹦一蹦的,像个装了电池的兔子。更重要的是,人类所有双字叠音的称呼,都源于热爱,例如妈妈爸爸,蹦蹦,也是爱它的人们赋予的昵称。这个称呼,体现了人,和人所利用的交通工具之间建立起的超乎寻常的亲密关系。 我爱蹦蹦。 最开始坐蹦蹦,是有一点紧张的。它完全不按交通规则行驶,在车流之中神出鬼没。最吓人是返程时的一段逆行道路,一般是在晚高峰时间。天色墨黑,前行方向车灯耀眼,晃你不停,身周各色喇叭轰鸣,你牢牢抓住车上突出的不知什么铁质固体,完全身不由己,你的蹦蹦像真理一样颠扑不破地往前冲。在克服了小资产阶级的软弱和恐惧之后,这个过程给我完全不同的感受。有一回因为灯事太盛,晃得头微晕,加上蹦蹦飘摇,竟想起《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暗自吟哦不止。 白天的蹦蹦,比较多地令人生出豪气。它简直就是我的坦克。多坑洼的路,它都敢走,多挤迫的道,它都敢蹚,多狭窄的缝儿,它都敢钻。跟着它突突突地横冲直撞,让一群宝马奔驰在一边干瞪眼,脑子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类的说法会呼啦啦地往外冒。通常坐了一次蹦蹦之后,我都能保持一天精神抖擞,工作奋进。 据说林彪习惯骑在马背上睡觉,在床上反而严重失眠。我疑心自己快有类似的病症——偶尔开车上班,整个人都懒洋洋的,毫无斗志。哪天回家,面色绯红,神情兴奋,家人都会白我:又坐蹦蹦了吧? 他们总觉得坐蹦蹦危险,目光短浅,看不到和危险同在的激励——比买市面上的励志书籍成本低多啦。 我的蹦蹦生涯中最温情的一节发生在一个细雨天。在小区门前招手拦住的一辆蹦蹦,里面赫然已经坐了一位西装先生。司机说:没车了啊,一人两块。我和“西装”相互点头致意,并肩落座,一路颠簸,同看眼前车流人影,共听各色“嘀”声大作,偶然互换一个笑容,颇似多年的旧相识。到得城铁站,从蹦蹦上下来,他很有风度地扶了一下我的手肘,大家随后各自消失在城铁不知哪一节车厢里。从始至终,不交一语。 平凡上班族的城市细节,就是这样了。百年修得同蹦蹦,之后相忘于江湖。 声明:《青年参考》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