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没人搭理她们了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28日10:57 国际先驱导报 | |
杨小亮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写下这个题目是因为惊讶——对“第53界世界小姐中国总决赛”恢宏的媒体渲染和冷淡的百姓反应之间巨大反差的惊讶。 按说,中国人对世姐选美发烧是有传统的。连VCD都没有的时候,一盘世姐决赛的录像 但当盛典终于被中国的城市争取来的时候,老百姓忽然都不感兴趣了。媒体界的朋友习惯用新浪的网友评论条数来衡量一个事件的受关注程度,新浪的世姐选美官方专题下的网友评论至今只有可怜的200来条--重庆小伙儿变个性吸引的眼球都比这个多。再看看各种报纸杂志,与此相关的报道也多半是些硬邦邦的“软文”。我试图与一个朋友讨论这种反差,他的第一反应就题目上那句高兴的--“终于没人搭理她们了”。 这句话乐观地表述了老百姓在对抗流行文化的控制时迸发出来的主观能动性。我的朋友在思维上是个英国血统的“文化主义”者--拜斯图亚特·霍尔所赐。在我的朋友看来,世姐选美所标榜的“促进世界和平、树立杰出妇女榜样和帮助饥饿残疾儿童”的宗旨无非是种麻醉品,用以传达“统治阶级”的意识。也对,连官方网站都在强调“每当大赛举行之日,各国政要、社会名流、商界巨子、艺坛明星纷至沓来,盛况空前”。在他看来,世姐选美其实只是上流社会生活方式的仪式化演绎,是跟服饰化妆品牌销售欲望互动的一种共谋。而老百姓今天不再关心它,说明老百姓部分地成熟了,不再像木偶一样盲目追随。 为了进一步说明他的观点,他指着网上的网友评论让我看。这些评论多半是“南非小妞儿不错”、“新西兰那个是个恐龙”一样的句子,还有“美女们,请扭动我们的腰肢,施展我们的魅力,把老美和老扁埋葬在台湾海峡”这样奇妙的想像。“看吧,”我的朋友说,“老百姓多么厉害,他们轻而易举就解构了这次煞费苦心的麻醉,从被麻醉者变成了嘲讽者。” 我不能立刻反驳他的观点。实际上,我把这篇小文的大部分篇幅用于转述他的观点,也是因为我在很大程度上站在他这一边。但是,我还是明白地指出这是别人的看法——这不是因为我诚实,而是因为我不能全部地站在他这一边,如您所知,比霍尔走得更远的是约翰·费斯克,他把老百姓在商场里试穿各种名牌衣服但就是不买视为一种创造性的反抗。但正如有人指出的那样,不买不是因为不想买,而是因为买不起。如果连这么明显的事实都刻意回避,我们还有什么必要对诸如世姐选美这样的流行文化现象进行所谓的解析? 老百姓今天确实不像从前那样关注世姐选美了,即便关注也不再是发烧,而是嘲弄了,但他们空出来的注意力放到哪里去了呢?放到世姐选美的另外一些替代品上去了而已。在这个角度上,我由衷地同情那100多个刚被空投到海南去的各国佳丽。她们不再受到广泛关注不是因为她们没有前辈美,而是因为她们生不逢时。我同样同情的还有包括我和我朋友在内的老百姓们,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在所谓的in和out之间做Alt+Tab的窗口切换,除此以外再无任何“主观能动性”可言。 声明:《国际先驱导报》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 相关专题:国际先驱导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