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网上看东北专题 > 正文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09日09:06 哈尔滨日报

  思路:找切入点,抓主战场

  第一,调整、改造和振兴老工业基地既要解决国有企业的问题,同时要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发展国有与非国有相互融合的混合经济。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比重高,国有大企业多,这是基本事实。调整、改造和振兴必须首先面对和解决国有企业的种种问题,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如果向前看,从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从我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经验看,
TCL笔记本X200面世 同方电脑春季促销优惠
免试入学读在职研究生 热门专业热招!
不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很难培育,国有企业改革的外部环境很难改善。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自身构成了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为国有企业的改造提供就业机会、提供新的投资者、提供替代性的财政收入。对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来说,非国有经济绝不是对立的、排斥的因素。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融合而成混合经济,应当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在竞争性行业,继续保持未能实质性改制的国有企业为主的格局,振兴的希望甚微。老工业基地自身的经验也说明,仅仅在国有企业自身的圈子里搞改革和振兴是没有出路的。

  第二,中央和地方政府应有必要投入,但主要用于转换机制、改善环境,而企业发展所需资金要靠市场。过去国家陆续给了不少投入,但经过一个周期后,结果并不如人意。根本的问题在于,在计划体制和短缺经济条件下,国家增加投入较为有效;当转入市场经济、周围大的环境改变以后,制约国有企业的首要因素不是钱,而是旧的体制和机制。新形势下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和振兴,既是政府转换职能的过程,也是企业结构调整和机制转换的过程。体制和机制不变,即使国家给了投入,也难走出“面多加水,水多加面”的不良循环。

  第三,既要重视发展装备工业,也要通过市场选择发展其他优势产业。装备工业是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诸多产业中技术含量较高的部分。与此同时,必须对我国产业转移的新特点有足够重视。一个时期以来,在某些领域已经出现了产业蓬勃发展,但产业的所有制结构和生产中心却随之转移的现象。以纺织工业为例,过去的长时期内以“上青天”(上海、青岛、天津)为生产中心、以国有企业为主导。改革开放以来,这些地方的纺织企业逐步衰落,不少已经关门破产,取而代之的是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的新兴民营纺织企业。他们以旺盛的活力推动我国纺织工业迅速发展,并成为世界上纺织品出口最多的国家。导致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日益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产业集聚,即生产同一类型产品的龙头企业、为龙头企业生产配套的企业、为这些生产企业提供服务的企业和组织,以专业化分工协作的方式,高密度集聚在同一区域,从而显著降低信息、技术开发、生产和交易成本,使该地区的该产业具有极强的竞争力。现代装备工业是对专业化分工协作有很高要求的产业,分工的日益精细化,使企业对上下游产业链的依赖性大大增强。老工业基地的企业大而全、小而全,企业间壁垒分割的产业组织结构,形式上看一个区域内集中了大批同行业企业,但专业化组织程度很低。这种形态只是一种“企业集中”,并未形成“产业集聚”。我国装备工业大发展的条件正在成熟,但老工业基地能否更多地分享这种发展机遇,是否会出现产业中心转移,应当说存在着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关键将取决于老工业基地能否加快重组和改革开放步伐,尽快形成有利于产业集聚的条件。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老工业基地的产业布局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计划经济的内在强制性不一定能反映当前的地区优势,现有产业布局未必合理。特别是近二十多年的发展,区域内外的生产要素和产业格局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的产业结构应当也完全可能进行大的调整,除了传统的装备工业和原材料工业外,发展其他产业的空间也很大。就是说,要重视装备工业,但又不能把“宝”全押在装备工业上。

  在促进东北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上,使国有企业引入新的投资者,构成混合所有制经济;引进外部要素,并使内部要素与外部要素重新组合是一项重要战略。

  第四,发挥老工业地区的现实和潜在优势,引入外部可移动要素,促进区域经济上新台阶。新形势下解决老工业基地的问题,实质上是使区域经济发展有一个突破性的变化。从全国范围看,则是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之后,促进一个富有后劲和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带的形成。为此,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老工业基地有哪些现实和潜在的优势,有哪些明显而依靠自身难以弥补的缺陷;然后通过自身改革和对外开放,激发内部要素活力,引入外部可移动要素,通过内外要素的有机结合,促进新增长点的出现和发展。这应当是开放型市场经济条件下振兴区域经济的基本思路。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老工业基地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有较好的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基础,较好的产业配套条件,较好的基础设施,较高的城市化水平(特别是在辽宁省),人力资源除了低成本外,还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重视加工技术的传统。它的缺陷主要是计划经济的体制、机制和意识影响还较深,市场经济的机制和文化欠缺,先进的技术、管理、营销网络等要素不足,市场化的融资渠道较少等。不克服这些缺陷,诸多优势就无法转化为现实的竞争力。而克?庑┤毕荩行┮ü陨淼母母铮行┰蛞ü怨谄渌厍凸噬缁岬目牛胱约核鄙俚耐獠靠梢贫亍D诓恳赜胪獠恳氐氖谐』楹希突岵碌木迷龀さ恪⒓し⑹谐』盍Α?

  由此可以看出,调整、改造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基本思路,应当是充分利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处在上升期,特别是装备工业与重要原材料工业快速增长的有利时机,乘加入世贸组织后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的有利形势,以进一步加快经济体制转轨,转变政府职能,营造有竞争力的投资、创业和发展环境为切入点;以有规划地支付改革成本,推动国有企业重组转制、分离企业办社会和产业退出为依托;以大幅度放宽投资进入限制、吸引新的投资者、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和混合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主战场;充分认识、动员和发挥东北地区的现实和潜在优势,促进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企业和产业的形成,使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和振兴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取得实质性进展。

  办法:建立内在的经济增长机制

  1.培育富有活力的市场主体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企业的动力、活力、创新精神、制约机制和由此形成的市场竞争力,是区域经济内在增长机制的核心。

  老工业基地的问题大都与国有企业相关,本质上是国有成分比重过高,而且又缺乏市场活力所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在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上下功夫。国资委的成立使国有企业转机建制、结构调整有了集中统一的责任主体,有利于国家所有权到位。要下大功夫创造条件使职工可以流动,国有资本可以进退,国有企业可生可死。要鼓励民营资本、外资参与国有企业重组。经验表明,构造多元投资主体,改变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形成内部化的财务预算硬约束机制,是增强企业活力的重要途径。

  民营企业在振兴老工业基地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改善老工业基地所有制结构是形成内在经济增长机制的重要条件。要清理和废止各种限制非公经济发展的法规和政策,消除体制性障碍,放松对他们的经济性管制(审批)。要放宽市场准入,允许个私经济进入包括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市政工程在内的,法律法规没有禁止进入的行业和领域。要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给他们参与公平竞争的权利。在国企集聚的地区必须消除所有制歧视,保障民营经济的平等地位,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完善市场机制、扩大投资、改善结构、增加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积极引进外资,发展三资企业,对提高区域经济活力有重要作用。2001年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进出口总额合计189亿美元,只占全国的5.1%;实际利用外资25.2亿美元,占全国7.9%。开放度不足,从另一个方面则意味着可调动的潜力巨大。东北三省属于沿海沿边省份,具有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良好条件和巨大潜力。构筑区域经济对外开放新格局,引导外商直接投资和参与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不仅可以改善资产质量,接受国际产业转移,拓宽市场,而且可以带来技术、管理,带来新的体制和机制。只有市场主体活力上升,实力壮大,竞争力提高,振兴老工业基地才有希望。

  2.加强诚信与社会信用建设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在经济体制转轨的同时,我国信用体制正面临着转轨。在传统体制下,信用资源由政府独家掌握,政府是唯一的信用主体。政企不分使得企业之间、企业和银行之间,甚至企业和职工之间的关系,直接或间接都体现为与政府的关系。那时企业、银行等并不是独立的主体,自身没有什么“信用”可言。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产权主体、利益主体多元化了,资信的主体正在发生变化。政府、企业和个人都是独立的主体,都要有自己的信用。我们正在经历这个艰难的转变过程。

  实践证明,一个地区如果失去了信用基础,将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灾难性后果。尽管个别地方、个别企业和个人可能由于制假贩假、逃废债务、合同违约、担保不执行、虚假披露、侵犯知识产权、偷税漏税、行贿受贿等给自己带来一时好处,但整个地区要为失信行为支付巨大的成本。资金是经济运行的血液,老工业基地振兴稀缺的资金,就全国来说并不短缺。但是资金在各类要素中最具流动性,而且总是向安全和有回报的地方流动。

  3.健全社会保障体制活跃的内在经济增长机制,是指包括资本、人员等在内的生产要素可按市场规律顺畅地流动,其中并不排除竞争中有失败者。只有允许失败,人们才敢于创业,只有产业结构、企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不断调整才有竞争力。因此,竞争失败的企业能顺利退出市场,职工一旦失业有基本社会保障承接并能进入再就业渠道,这是重要的创业和发展环境。建立经济资源可流动机制的基础和难点是人的可流动性。目前,老工业基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企业办社会这种职工保障方式,使国有职工以厂为家,不能流动,这已经成为捆死国有企业的一条绳索。当前,社会保障体制缺乏支撑能力是重要问题。面对入世,再给国有企业吃偏饭必然受到WTO规则的制约。以政府为主导,企业、社会中介组织共同努力,下大功夫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形成人员可流动机制,是增强区域经济活力的重要条件。国家组织辽宁进行社会保障试点,是对老工业基地的巨大支持,具有基础性意义。

  4.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政府作用。建立内在经济增长机制的主导力量是政府,如何妥善处理政府、市场、企业之间的关系是关键。政府提供政策法制框架,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企业自主决策、自担风险,以效益为目标创造经济增长;社会中介组织在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间提供信息、沟通、自律、公证等服务。三者各自就位,相互协调、互动才能形成区域经济的内在增长机制。

  过去政府侧重于跑项目、跑贷款,督促企业投资、改造和加强管理,研究给某些企业特殊优惠。现在则要在设立国有出资人机构的情况下,实现政资分开、政企分开。政府要切实把工作着力点转移到创造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政策和法制环境上来,改变政府对经济事物直接干预过多、过深,而公共服务又严重不足的状况。凡是市场能做好的就叫市场去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政府部门的主要精力应切实转向创造公平、稳定、透明的政策环境,给投资者以稳定的预期;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高效率的服务,为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提供条件。

  形势:机不可失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问题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提出。在此后的长时期内,曾做过不少工作。当前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出现了新的有利形势。

  1.市场化改革进程加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情况下,十六大不失时机地提出完善这一体制的任务。改革将进一步突破制约经济发展瓶颈,克服经济发展中的体制性障碍。老工业基地振兴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改革成果,而且可以更多地利用包括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对民营企业放宽市场准入、财政税收改革和进一步对外开放等在内的新一轮改革的先发效应。

  2.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带来了新机遇。加入WTO表明中国正进一步参与以国际分工为背景的产业结构重组。老工业基地可以全球眼光培育和发挥比较优势,主动参与国际分工,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和推进企业重组。

  3.科技革命带来了迎头赶上的机会。老工业基地可以越过传统工业化的某些阶段,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传统产业结构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超越式发展。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4.三年改革脱困出现了新机制的萌芽。一是国有企业职工可流动机制初步建立。二是丧失竞争力企业退出市场的通道开始打通。三是社会保障体制逐步建立、转移企业办社会机构有了相当的进展,职工由“企业人”逐渐变成“社会人”。四是国有企业的资本金由单一财政投资,转向通过市场引入新的投资者和到资本市场融资。

  陈清泰简介

  河北丰润人。196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动力系汽车专业,后留校任教。1982年任第二汽车制造厂总工程师。1984年8月任第二汽车制造厂总厂厂长。1985年6月兼任东风汽车工业联合公司董事长、总经理。1992年7月任国务院经济贸易办公室副主任。1993年5月任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副主任。1998年3月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副主任。期间还担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等职。并被国家行政学院、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聘为兼职教授。

  相关专题:网上看东北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陈水扁“5-20就职”
飞人乔丹2004中国行
乌鲁木齐发生坠机事件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伊临管会主席遭袭身亡
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
莎拉-布莱曼演唱会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首届中超联赛 汤尤杯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