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关注公共卫生设施:公厕马桶你敢坐吗?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1日09:52 金羊网-新快报 | |
“市民的卫生习惯也许非朝夕之间能改,但是让公共卫生设施变得更符合卫生标准是短期内可以做到的!”东山区的陈女士昨日致电本报称,如果她是人大代表,她将提请政府解决城市公共卫生设施的卫生问题。 “SARS过后,为了阻断传染渠道,很多人意识到要减少与陌生人之间的接触,但公共卫生设施却让人避无可避。”陈女士认为,广州的城市公共卫生设施普遍存在不够卫生不 陈女士的提议在两会上引起了代表、委员的强烈反响。 ==现状== 公厕设施普遍不规范 城市的公共卫生设施原本是为了让城市变得更加干净卫生,然而由于规划或管理等原因,这些设施反而可能成为新的卫生死角甚至是疾病传播的一大隐患。访谈中,市民、代表及委员对公共卫生设施中的公厕和垃圾箱“意见”最大。 公厕量少分布不均据悉,广州市现有公厕704座,但按人口密度至少需要1200座,至少还需再建500座。不少女性市民向记者反映女性外出上公厕常要排长龙。特别是周末的商场、繁华地段,这种情况更为严重。 免费公厕管理差 不少市民反映免费公厕常出现乱丢、乱吐或便后不自觉冲水而又无人善后,造成厕所内卫生质量下降,脏、乱、臭的问题突出。 设施难避重复接触 市民普遍认为,时下的城市公厕最能让人感受到“卫生设施不卫生”的无奈,座厕奇脏无比,布满鞋印;大部分公厕的水龙头仍是手动的、仍只提供洗手香皂而非洗手液;冲水系统采用拉绳式;厕纸是卷式而非手抽式…… 垃圾箱踪影难觅 来自茂名的人大代表陈少兰告诉记者,她在广州一著名景点游玩时看见到处是果皮、纸屑、空饮料罐,直到她走了几公里的路都找不到一个垃圾箱后,才终于明白个中原因。 ==建议== 代表委员:厕所设计应以人为本 公厕应以蹲式为主 政协委员温兰子:我有一位朋友,上公厕时遇到座厕,由于不愿意坐着方便而选择蹲在座厕上,结果摔下来受了伤。建座厕主要是为老人着想。但是老人相对广州人口总数来说毕竟只占一小部分。据我所知,多数人由于害怕传染病,不愿意使用座厕。公厕作为公共设施应该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我建议多设蹲式厕所。 厕位设置要“重女轻男” 政协委员温兰子:今后新建、改建的公厕男女蹲位按照一定比例修建,宁愿“重女轻男”,尤其是商场等繁华场所。 科学适度增建厕所 人大代表吴青:从某种意义上说,机场、客运站的公厕是游人认识广东的第一印象。但目前广东各地长途客运站等窗口单位的公厕得不到美化装饰不说,就连基本的卫生状况和配套设施也仍旧不尽如人意。建议科学、适度地增建机场、客运站的公厕,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应该重视这些地方公厕的卫生状况,多加清洗。 把公厕承包给私人 政协委员黄世展:有人反映公厕脏,这是管理方面的欠缺。为了解决这个困难,有一种做法,就是把厕所承包给私人。政府应该加强对市场化公厕的监督。 厕所设计应以人为本 政协委员伍启中:公共卫生设施在设计上应尽量避免交互接触。公共卫生设施的设计不仅要注意卫生与安全感问题,更应不断创新,以人为本。建议对新建的公共卫生设施建立统一标准,使之规范化。 增设垃圾桶 人大代表陈少兰、杨雪琳:建议省内各旅游风景区务必增加垃圾箱和流动公厕数量。在保护城市环境方面,人人有责,市民应该自律,不过,市政建设也不能缺少一些便民的措施,特别是像旅游风景区这些人流集中的地方,完善的公共卫生设施更是不可或缺。 建立全省统一管理系统 人大代表程萍:建议广东建立一个全省范围的卫生设施监控体系,并出台一套行之有效的法规,保障卫生设施能够及时得到清洗,有一批高素质的卫生。 ==回应== 短期内难建高标准公厕 广东公厕为何存在量少不均等种种情况,政府部门又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为此记者采访了广州市环卫局副局长梁培长。以下是他的回应。 规划滞后公厕难建导致现在公共卫生设施难以满足群众需要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规划的严重滞后;另一方面,城市发展的需要,以致不少公共卫生设施被拆,而又未能及时补建。 两月内开放公共场所厕所广州现有公厕缺口达570座,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开放公共场所的厕所。现市环卫局与市爱卫办已联合发文,要求公共场所的厕所统一对社会开放,现有关部门正在作相关调研,力争下月底向社会公布。另一方面,有关部门也要求开发小区在投资建设过程中,必须配套建设公厕,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广州公厕全部合乎国家标准广州新建、改建、大修的公厕一般都达到或超过国家一类标准,并充分体现岭南特色,在人性化、内部装修等方面均超过了部颁标准。 短期内难建高标准公厕假若把公厕建成更高标准,政府在这方面的投入便会越来越难胜负荷。为此所谓的高标准的公厕目前对于我们来说只能说是一个努力的方向,而难以在短期内实现。 专题统筹:新快报记者周琼 专题采写:新快报记者廖颖谊 周琼 何达志 赖欢欢 方夷敏 实习生 阮夏 宋苑丹 相关专题:2004广东“两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