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伊甸园” 我在成都寻踪17年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08日13:01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 |||||||||
本报记者专访文章作者、著名学者子德 本报记者陈舸帆为您报道 由成都著名学者子德撰写的文章《中国·成都———东方伊甸园》近日发布在网上,引发了上千人的大讨论。这个概念与数天前美国著名制片人比尔来蓉寻踪“东方伊甸园”
思考:用一个概念来定义成都 记者:什么时候开始关注这件事? 子德:产生念头是1987年。那一年我去了三峡,风光的确很好,但我看了之后有点失望,觉得并没有传说和课本中描写的那么美。但是它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名气呢?就是它被赋予了人的文化。历代的文人墨客更赋予了它文学色彩。传说多了,自然就美了。1990年,我去了山东崂山。在我眼中,崂山的风景也并没有多么奇特,但蒲松龄的一篇《崂山道士》让它名播四方。这就引起了我的思考———山水、风景和人的关系。 1997年,我去了云南的西双版纳、丽江、香格里拉,我是带着目的去的,就是要去看看云南的旅游业是怎么做的。看了一圈,觉得云南的旅游资源整合得比较好,概念做得好。回来后我就有一个强烈的冲动:我们成都该怎么办?那时就想寻找一个概念来定义成都。 寻找:伊甸园实际上是失落的文明 记者:一座城市与一个概念有什么关系? 子德:一个地方的旅游资源整合需要一个主题思想,经营一个城市也需要。因为经营城市不仅仅是土地、设施、规划等方面,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城市的历史文化。这是城市的根,是城市的魂,是它的个性所在,也是城市最大的发展空间。在这个想法之下,我一直在寻找一个概念。我也注意过以前提的一些概念,比如“美食之都”“成功之都”之类,这些概念都很好,但它只是某一些方面的反映,承载不起偌大一个成都。“天府之国”这个概念能够承载,但不容易出新意,不易引起人们的关注。 记者:怎么找到“东方伊甸园”这个概念的? 子德:2003年,我看到了上个世纪20年代约瑟夫·比奇的文章,他直接把成都称为“东方伊甸园”。我查找了大量资料,发现这个概念可以借用。最初我担心人们会想到宗教上的“伊甸园”,后来又通过大量的资料查阅,发现学术界已经把它当成了一个文化概念,尤其是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们寻找“伊甸园”实际上是在寻找失落的文明,即寻找人类文明的母国。我慢慢就产生了这一个概念:“伊甸园”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风景秀丽,气候温润,物产丰富,适宜人类生存发展,成都恰恰符合这些条件。 成都:称为“东方伊甸园”最合适 记者:这篇文章写了多久? 子德:3个多月吧。 记者:“东方伊甸园”的提法会对成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会不会像“香格里拉”一样成为一座城市或一个地方成功的名片? 子德:香格里拉的内涵比起“东方伊甸园”来说要简单得多,“东方伊甸园”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一个精神家园,还有巴蜀几千年的文明。不管是作为成都的名片还是符号,“东方伊甸园”都是一个恰当的称谓,它包含的历史和现实意义都具有深厚的内涵,应该说对成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记者:“东方伊甸园”这个概念适合其他地方吗? 子德:只适合成都。从地理环境上,只有成都是最适合的,一个都江堰就是其他地方无法相比的,这是“东方伊甸园”一个显著的地理特征。因为古代巴蜀文化是长江文明的发源地。以农业为例,中国的农业在古代有三大发源地,一个是关中地区,一个是黄河下游,一个是成都平原,它们中有《圣经》中伊甸园描写的地理特征的就只有成都。 记者:怎么想到首先将这篇文章放到网上? 子德:网络上有不同的声音,这些声音可能来自全球,可以让我判断这个文章及这个概念的价值,也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 相关专题:“东方伊甸园”之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