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研究的细化和深化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10日21:43 中国网 | |||||||||
新时期的巴金研究是随着拨乱反正开始的,研究者要不断清除文革中加在巴金身上的不实之词,恢复巴金的本来面目。在对真实巴金的寻找中,不断丰富的研究资料使研究者在作家“巴金”之外,可以清楚地认识多少年来一直遮遮掩掩或者只有别有用心者才谈起的、一个从事无政府主义宣传的“李芾甘”。尽管还有许多忌讳需要不断克服,但是大家还是兴奋地深入到这个领域中来。与此同时,对于《家》等巴金名作的研究也在数量上不断增加;对于《随想录》中所表现出的道德勇气和人格魅力的研究,甚至空洞的赞美连篇累牍,大有后
在《导论:关于巴金与巴金研究》中,作者从对巴金研究现状的考察中提出了这样的看法:巴金是一位文学家,“因此文学家的巴金才是整个研究的根本所在。……对于像巴金这样著作等身的作家,研究者如果不认真细致地感受、品辨、探究其作品的丰富内涵,也就无法从根本上把握作家本人”。“而加强微观研究与文体精读对于目前的巴金研究,则显得格外迫切与重要”。“在基本上宏观地把握了作者生活的时代、环境、经历与思想的今天,似乎该是回到文本,对巴金的具体作品,特别是一些重要作品进行重新细读的时候了。必须提倡以自觉的历史态度和严谨的科学精神面对具体的文本,注意文本之间及文本内部的‘锱铢之别,淄渑之辨’”。辜也平在他的研究中忠实地体现了这一观点,从这本专著由最初的选题设计到最终完成的不同面目也可以看到他的苦心和追求。据李存光先生为该书所作的《序言》透露,在最初设计中,上编是巴金的生平思想、创作道路、人格精神、文艺观等创作主体研究,中编是巴金各时期重要作品的文本研究,而下编是国内外读者对巴金的接受研究,结果定稿仅以两章就完成了上编和下编的内容,以10章的篇幅突出了中编的文本研究。 文本精读的具体操作也支撑了“研究文学家的巴金”这一观点。可能是受巴金个人“我不是一个文学家”的说法的影响,长期以来不少人对巴金作品的文学含量评价不高或者漠视巴金的艺术才华,而辜也平则以对文本的具体分析来阐释巴金的艺术魅力。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对《家》现存的不同版本的比较研究。对于《家》巴金曾做过几次较大的改动,留下了八个不同的版本。辜也平追踪巴金修改的印迹,特别是关注巴金对觉慧甚至是陈姨太等几个具体人物的不同修改,在他的耐心细致的分析中,不但让我们看清了作家本人思想与时代的碰撞,也看到了巴金苦心孤诣的艺术追求。巴金是在一步步清除写作中的粗糙和幼稚,一步步向着完美和精益求精的路子上迈进,对此辜也平没有吵吵嚷嚷地替巴金辩护什么,他只是冷静地把一个个样本拿到了显微镜下,以后的结论是在让大家一清二楚之后做出的。 对文本细致入微的关注往往可使研究者不拘于习见,于平常中体味出新意,发现前人所未见之物。辜也平的这本书中也处处给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例子。比如对《灭亡》的分析,许多研究者都纠缠在它与巴金早期思想信仰的联系上,而辜也平在并不忽略巴金思想信仰的背景的情况下,更注重从作品的微观上来把握巴金的创作动机和心态,来分析造成巴金苦闷思想的原因和巴金是如何以小说的形式表达这种苦闷的。尤为难得的是他不仅看到了巴金创作中所受的西方文学的影响(这也是巴金本人和研究者一再强调的),而且令人信服地提出巴金所受中国传统叙述模式和同时代作家影响的问题,比如《灭亡》中冷漠地对待汽车碾死人的麻木群众和鲁迅作品中的“看客”大有相类之处,而如果不是建立在对文本本身重视的基础上,是不会有这样发现的。又如在对《爱情的三部曲》的研究中,或许是受李健吾(刘西渭)三十年代的观点的影响,不少有影响的文学史都极力推崇《雨》的艺术成就。辜也平却没轻易地接受这样的结论,他细致地对原作的情节结构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进行了分析,并且在对《雾》、《雨》、《电》三部作品进行认真具体的比较之后指出了《雨》的许多不足,如叙述缺乏耐心和细致,大段抽象的议论代替具体的描写,开放式的结构致使笔墨分散情节不集中,等等,这是对现有成果的反拨,也是研究的深化。像这样的例子在书中还不少,比如对巴金后期的《憩园》和《寒夜》两部小说,许多人盛赞其艺术成就。但是具体体现在哪里谈得却很皮相,辜也平却认真地分析了他们的叙事策略和现实主义技巧,以实证来完成了早该有结论的东西,显得极有说服力。 对巴金创作作较为完整的考察是这本专著的另外一个特点。除了对有影响的作品,辜也平对像《火》这样的“失败之作”也设了专章研究,对艺术成就不太高的巴金十七年间的创作也有很全面的分析,这样就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巴金文学创作图景。(周立民) 相关专题:巴金逝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