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沈阳今报》创刊一周年专题 > 正文

个尿毒症患者生命的凋零(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19日10:49 沈阳今报


在医院里取药的人比较寥寥无几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使用不洁的一次性血液透析器和导管能加速一个尿毒症患者生命的凋零。然而,国家规定必须一次性使用的血液透析器和导管,在沈阳的一些大医院中半公开化地重复使用着,而且至少重复使用五次——去年3月31日,今报一条爆炸性新闻轰动沈阳。

  辽宁省和沈阳市药监部门对本报报道高度重视,马上组织人员对全市各大医院重复使用一次性血液透析器和导管的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读者也纷纷声讨医院这种不负责任的行
黄页微成本营销方式 不见不散约会新主张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为。而院方的解释是:一次性血液透析器和导管的使用价格比重复使用的高。

  一次性血液透析器和导管的使用价格真的比重复使用的高吗?记者调查结果是:南京和长春使用一次性血液透析器和导管价格是400元,北京为420元;而沈阳重复使用后的价格为720元,正好与院方解释相反。

  连续四篇重磅报道,揭开黑幕一角。之后,省物价局宣布将辽宁使用一次性血液透析器和导管的血透价格降到每次400元,尿毒症患者闻讯后热泪盈眶——每年每人能节省至少两万元,可以维持他们近一年的生命。

  2004年3月8日下午,医大一院血液净化中心里坐满了焦急等待的家属。“几乎天天都是这样,我们每天都要忙到晚上七八点钟。”冯护士长说。

  冯护士长每天都在与尿毒症患者打交道,“曾有患者告诉我说,得了尿毒症就相当于判了死缓,我听了心里特别难受。”

  “这是我最后一次来做血透了,家里该卖的都卖了。”一名农村患者拿一元、两元、五元的零钱来交款。冯护士长说,后来,她再也没见过这名患者。

  王力宁教授是医大一院血液透析中心的主任:“我已经参加过卫生部医政司组织的三次专家讨论会,议题就是一次性血液透析器和导管能否重复使用的问题,在国外这些是可以重复使用的。”另据记者了解,上海市的医院在患者要求下,可以重复使用一次性血液透析器和导管,“重复使用可以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缓解医患矛盾”。

  除血透的药费外,王力宁教授还为尿毒症患者需要的辅助药物算了一笔账:促红素、降压药、补钙药物等每月至少需要3200元,这对普通收入的家庭来说确实是不小的开支。

  看来,事情在发展,新的矛盾摆在面前:钱,成为治病的绊脚石。在患者要求下,血透器械能否重复使用,在辽宁还是未知数。

  受伤的不仅是尿毒症患者,许多患者还在承受着高额医药费。今报在去年12月16日报道一患者在一家大医院住院治疗15天《一次误收117项费用?》一文,为什么会这样,与药品回扣有没有关系?

  “一元钱感冒药”、“一元钱药店”成为药品商家促销的举措,但为何医院的药品价格总是居高不下呢?原来,医药一体化造成的药品回扣在作祟。

  “医院的药品太贵,主要是因为流通环节的流通费用和存在高额回扣所致。本来希望通过招标使混乱的医药流通市场得到治理,但一些地方的药品招标办法很不规范,结果适得其反。目前,在药价成本中,超过50%是在流通中产生的,其中至少有70%以上属于不良成本,这已是业界公开的秘密。”中国医药经济研究中心首席顾问牛正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药品回扣究竟有何黑幕?一位从事医药代表工作的先生拒绝了记者采访,理由是“你要是报道出去,不是把我的饭碗砸了吗?”据记者所知,这位先生目前只负责一家医院一种药品的推广,但每月收入超过4000元。而某医药公司的经理也说:“我要是跟你讲了这里边的事,我就没法在这行混了。”

  这里面的“事”到底是什么呢?一位曾在沈阳从事医药代表工作的李先生讲述了其中的奥妙:“医药代表其实就是厂家派驻医院的公关人员,负责打通各个环节,送药品进医院,再让医生把药开到患者手里。这其中就有技巧了,大多医药代表选择的是金钱铺路,摆平各个环节,我原来有个同事,使的是美女计,就是带着医生出去吃喝玩乐,费用他全包。对于吃饭、送礼等费用问题,都由厂家来解决,医药代表拿票据回去可以报销,打到销售费用里面。至于给医生的回扣也好办,大多是通过医药公司的账目进行合理清洗。”

  “药品招标对药厂来说只是个形式,‘中标就死’是业内公认的定理。由于大部分医院都是以药养医,往往都是只拿出一小部分药品来招标,意思意思;其他绝大部分药品仍要销往医院,仍要去做各环节的疏通工作。对于招标,药厂可以拿‘合资’、‘新药’做幌子,按规定,进口药、合资药和新药的价格高、利润多。于是,许多企业打着‘合资’的幌子,把便宜的国产药换个洋名,价格随即猛蹿。”

  药品回扣现象的存在,证明药品在出厂价与零售价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利润空间,但医院卖的药价格都在政府最高限价之内,这就让老百姓看不懂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温桂芳对现行药价是这样理解的:“现行政府定价原则是在成本的基础上加上一定的利润制定价格。由于信息不对称,价格主管部门难以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所审定的价格难以真正反映其成本支出。加上企业为了‘竞争’的需要,往往虚列成本、虚高定价。结果,经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审定的价格或制定的最高限价甚至高于市场价。

  从价格管理方面看,由政府管理价格的药品目前只有1000多种,而市场上流通的药品却有上万种,加上药品具有可替代性,对于已经放开由市场调节的药品,政府管不了其虚高定价。结果,当大部分药品价格放开由市场调节后,许多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很快就通过大折扣、高回扣的手法将原来已经降过价的药品恢复其原来的价格水平甚至更高,这就是国家多次下调药品价格却收效甚微的原因所在。

  相关专题:《沈阳今报》创刊一周年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