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青年参考专题 > 正文

《青年参考》说--港人的慈善情绪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06日07:32 青年参考

  “明姨那里寄100,珍婶那里寄50,九叔那里寄50。”

  “手表、电视,我都带回去啦,最近乡下有信来,说要造房子。”

  从西西1980年的小说《春望》中零碎的谈话片段里,我们看到了港人对大陆同胞的帮助。这或许与慈善无关,又 或许是香港慈善文化的产物。

机票探底,京粤直飞700 同方电脑掀动四月风暴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全国偶像歌手大赛

  走在香港街头,会看见不少拗口的机构名称:东华三院、保良局、明爱中心、乐施会……还有不少公益广告:“行路 上广州”、“爱丁堡公爵奖励计划”……这些港式招牌在显示这个身处东西文化交汇处的国际都市散发出的独特的文化魅力。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儒家道德观、佛教“普渡众生、乐善好施”的精神和基督的博爱精神、 救世态度在这里融为一体,既有传统精神,又有欧美传教士的做派,数千个民间慈善机构通过社会募捐、国际福利团体捐赠、 教会产业收益以及政府、马会拨款,居然使得慈善意识在这座小岛上扎下根来,进而风生水起。周末,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 现,商场、街头、公园里有不少社工在募捐,比如小孩的“售旗”:一面约8平方厘米的彩旗,摇曳起少年的社会公益观念、 责任感和热衷社会服务、回馈社会的心。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