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青年参考专题 > 正文

革命的再想象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06日07:47 青年参考

  刊首语-张颐武

  近年来,将所谓“红色经典”改编为新的影视作品的现象异常流行。革命的历史能量好像被再度唤醒,变成了新的全 球化和市场化时代的最爱。这里的戏剧性在于,人们描述我们的时代是消费主义的时代,但我们所消费的却是激烈地反消费的 豪迈的革命激情;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倾向个人负责,但我们所倾心的却是革命的集体生活带来的欢欣。《林海
机票探底,京粤直飞700 同方电脑掀动四月风暴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全国偶像歌手大赛
雪原》的改编引 发的一系列争议其实是这一复杂性的集中的反映。

  “红色经典”创造的是一个以20世纪的红色的革命浪潮带来的人类,尝试以集体性的行动改变世界和自身的确定性 和善恶分明的单纯感。在这种明快的革命的美学中,压迫者和反抗者,正义与邪恶,善良与凶暴之间截然对立的冲突中,个人 可以找到一个想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找到一个对于自己来说高度安全的社群。这里可能没有那么多所谓“个人自由”,却又 有一种强烈的确定性存在,让我们在对于“过去”浪漫的“怀旧”中得到一种想像的欣悦。这种欣悦并不是回返过去时代的“ 真实”,而是用从“过去”借来时间,补充我们对于今天的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复杂性和微妙性的焦虑。其实越是我们匮缺的, 越是我们渴望的。红色经典的集体性和单纯感以及对于理想的乌托邦的热情,正是一个平淡无奇的经济社会所需要的。一种“ 生活在别处”的渴望让我们对于这些改编饱含期待。

  但今天的创作者却早已不是当年处身其中的原作者,也无法在一个新的环境中完全复原过去的名著。于是他们往往采 取两个策略。一是将英雄人物按今天我们对于“人性”的理解加以诠释,往往为人物加上所谓的情感和欲望的要素。二是以今 天的文化逻辑“合理化”过去的事物。像新《林海雪原》对于杨子荣的诠释就是这种改变的典型。它所引起的争议,其实不是 说明改编者不“尊重”原著,而是今天饱经沧桑的我们和那个单纯的时代之间的距离。其实,新《林海雪原》符合了“个人化 ”的逻辑,提供了世俗的理解,却没有了原著浪漫的豪情。这其实是我们和当年的曲波的距离。我们批评新《林海雪原》的时 候,其实也是尝试超越自己。距离不可更改,但浪漫仍然诱惑我们。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