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札记:“五一”节不再仅仅是“黄金”周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04日15:09 新华网 | |||||||||
新华网上海5月4日电(记者李荣)今年在上海过“五一”节留给记者最深的印象是:原本加在“五一”节身上的过于单调的“黄金”色,正在向丰富多彩的节日原色回归。 几年前,“五一”节突然被“黄金周”的称谓所取代,短短7天的“长假”被赋予“启动内需”的重担,“假日经济”带来了“全民旅游”的狂潮。但是这个“黄金”色正在淡去。记者节前随机问了不少上海市民过节的打算,他们的回答虽然五花八门,但几乎都用了
假日经济正在向假日生活回归。善于体察市民心态的都市媒体也在顺应这种变化。过去连篇累牍的“几百万游客狂潮”“各大景点火爆”“假日店家销售连创新高”之类的煽情报道,今年见得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各样的假日生活服务报道。在徐家汇麦当劳餐厅,一位姓郭的小姐正在翻阅一张上海的都市报纸,她对今年报上“五一”报道洋溢的生活情调表示赞赏。她指着一篇有关假日在家准备朋友聚餐的服务类报道说:“这对我很有启发。报道很入情入理,它说如果女主人厨房手艺好,就多在吃上下功夫,如果手艺不好,不如干脆委托外卖公司,自己多在房间布置、设计聚会游戏上下功夫。” 不少市民都不赞同“全民号召”式的旅游“黄金周”,他们认为过节是“个人的私事”,不妨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过法。平日大家工作忙,假日里应该“把生活找回来”。而且现在大家注意到,扩大内需的根本还在于提高全民收入。“黄金周”集中消费虽然在某一个短时段可能会使需求上升,但如果大家整体收入水平变化不大,支出就会是一个常量,某一时段多支出一点,其它时候就会少支出一点,需求总量不会有太大的增加。 记者走在“五一”节上海的街头,繁华的南京路、淮海路等著名商业街虽然热闹非凡,人流不断,但秩序井然,行人无不步态悠闲,一片欢声笑语。而被高大梧桐覆盖的幽静的“出版街”瑞金路、绍兴路也并不落寞,上海古籍出版社里的一个小小的古籍书展,竟引来了许多淘书客,仅有的一套全祖望文集“散居”在多个淘书客手里,大家后来互相谦让最终使之成为“全璧”。节日的上海,市民各得其所,其乐融融,这才是真正的过节。 相关专题:2004年五·一黄金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