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阿富汗家庭的沧桑经历(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17日09:52 四川新闻网 | |||||||||
1979年那个可怕的一天开始时和其他任何一天都一样。但是到傍晚时分它永远地改变了阿里·穆罕默德的生活。 虽然多年的内战和苏联军队的入侵使这个国家疮痍满目,迫使几百万阿富汗人逃离家园,但是阿里仍决定留下来,企图尽可能平安无事地躲过战争。每天早晨这个青年都去喀布尔商业区购买一些便宜的东西——玩具、罐头食品和家庭用品——然后到他住处附近的街
但是今天上午他未能躲过战争不分青红皂白的破坏。他只记得当他醒来时他躺在一家红十字会医院里,为活命而挣扎。一发炮弹在离他只有几米远的地方爆炸,炮弹碎片击中他身体多个部位。医生告诉他,他的左腿必须截肢,只在脚踝骨上面一点儿。结果出现了并发症,医生只得给他再次截肢,这一次是在膝盖上面。“我离开医院时成了个瘸子,但庆幸还活着,”他说。 塔利班来了 塔利班手段残忍,嗜杀成性,这是人所共知的。在这个失去一条腿的不到20岁的青年居住的喀布尔沙达堡区的小巷里,“塔利班来了,塔利班来了”成为人们常常听到的呼喊声。“我们很怕他们,”阿里·穆罕默德说。“我们听到很多传说,说他们见谁杀谁。” 因此,在塔利班占领喀布尔之前,这个青年小伙子跟着母亲和三个兄弟逃到巴基斯坦。 此前已经有620万阿富汗人逃到巴基斯坦或伊朗。阿里全家作为所谓城市难民落脚在巴基斯坦城市白沙瓦。但是他们生活得很艰难,所以仅过了几个月,他就决定冒着被塔利班迫害的危险回到了喀布尔。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他又一次险些丧命。 由于年青,同时又是一个跛子,他自然成为怀疑对象。不出几天,他就被抓了起来。
喀布尔的私人英语课,2002年7月14日。 “绝大多数阿富汗人早晨醒来后都是又冷又饿,疾病缠身。我们都知道,国际社会必须做好准备支持一项将延续许多、许多年的重建计划。” ——科森·鲍威尔 “你是个卖国贼,”审问他的塔利班分子骂道。一个当官的坐在他的残腿上,另一个人残忍地用铁棍打他那条好腿的脚掌。后来他又两次遭到逮捕,要他拿出钱来。所以当第三次被释放后,他急急忙忙赶到一个亲戚家中,借了一点儿钱,坐上了开往边境的公共汽车。“我尽可能快地逃出喀布尔,”他回忆说。 阿里·穆罕默德又成了身无分文的难民。但是他仍活着,而且不再是单身:他娶了丈夫被苏联军队的流弹炸死的年青寡妇玛贾恩——玛贾恩带着自己的女儿萨芭拉。这个家庭拥挤在只有4平方米的一个小房间内,但是有一个小厨房,而且有电。“我对电记得特别清楚,”玛贾恩说。 “我们看电视,听各种各样的音乐(包括在塔利班政权下被禁止的音乐)。生活很艰苦,但是我们不感到害怕。那是一种和平的生活。” 再次回家 “9.11”事件后以美国首的多国部队对阿富汗的军事行动推翻了塔利班政权,一切都发生了变化。200多万阿富汗人像潮水一般返回家园,阿里也开始考虑回家问题。“但是我们在巴基斯坦立住了脚。至少我们能活得下去。回到喀布尔后我找得到工作吗?我们在那里能生活下去吗?”“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都回国了,”他接着说。“甚至收购我们地毯的那个商人也动身走了。最后我们确实别无选择。” 阿里·穆罕默德全家到联合国难民署登记,办理了各种手续,领到了返回家园的一揽子补贴:100公斤小麦面粉,两卷塑料,女用卫生用品,1公斤肥皂和65美元。他们与另外几家一起租了一辆卡车。卡车装得满满当当,难民们坐在上面摇摇晃晃,他们互相拽着,穿过高山隘口,跨过灼热的河谷,向家乡进发。喀布尔面目全非了:在塔利班的统治下,它是一个受到严厉约束的枯燥乏味而死气沉沉的城市,宗教警察横行霸道,令人心惊胆战;而现在它变成了声音嘈杂震耳欲聋的城市——噪声,鼎沸的人声和车辆声。喀布尔市还拥挤着数十万返回的难民。这对于第二波归来的难民来说可不是好消息,阿里及其全家就属于第二波。他拄着拐杖在喀布尔的大街小卷转了好几个星期找工作。 他找不到任何工作。“我回到这里来可能是错误的,”他一再对自己这样说。一些人甚至折回巴基斯坦。但是阿里·穆罕默德没有退缩,几个月后终于找到一样活……与全家在巴基斯坦干的活一样:织地毯。 没有自来水。没有电。没有厕所。没有供暖。 现在他们住在喀布尔郊区他曾住过的一间小房子里,这是一个不足4平方米的狭小空间。这里没有任何生活设施,空窗框上钉着破塑料袋。从当地一个商人那里租来的织毯机靠在一边墙上。妈妈和女儿用手操作织机。仍受肚子伤痛折磨而不能用劲举东西的丈夫做些零活。 萨芭拉还没有条件上学。“在我找到正式工作前,”她爸爸说,“我们没能力供她上学。我们需要她挣钱养家。”未来充满不定的因素。阿富汗都担心外国的援助能持续多久。但是他们仍努力向前。阿里讲了一句谚语:“有一个好天,就有一天好生活。” 阿里·穆罕默德一家是每次以一天这个时间段来看待生活的。 来源:《难民》杂志 声明:转载本稿必须得到四川新闻网口头授权(包括已经签订转载协议的合作单位) 相关专题:2004世界难民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