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浪关注环保专题 > 正文

袖珍母亲刷皮鞋为子筹学费 母爱感动海内外华人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1日03:20 东方新报

  新报讯 (首席记者胡媛媛 记者彭启发) 倡议书、募捐箱、一笔笔数额不高却颇具深意的捐款……昨日的半湘街,关爱随着一个流动募捐箱在行人、居民以及专程赶来的爱心人士间流转,随着援助网的逐渐扩展,一抹微笑终于在刘爱华布满皱纹的脸上悄然绽放。

  流动募捐居民解囊

  昨日上午9时,“为了母亲的微笑”募捐活动在半湘街社区居委会启动。大红的倡议书上没有恳求和哭喊,流动的只是一个平凡母亲的爱子深情。

  居委会办公室成为了募捐箱流动的始发点,50元、100元、200元,随着工作人员的慷慨解囊,捐赠数目直线上升。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一点点付出,带给母子俩的却是很多很多。

  “来了,募捐箱来了!”早已准备妥当的半湘街居民们,竟对募捐箱的“迟迟”出现颇有点“抱怨”。“我们的钱不多,但街坊邻居的,能帮忙就尽力吧!”白发老人来了,颤微微的双手慢慢打开手绢包,将一把零钱塞进箱中后,还不忘叮嘱一句:“叫娃好点读书”;下岗失业者来了,一张100元钞票几乎是他们月生活费的1/3;刚会走路的孩子抱来了储蓄罐,把所有的硬币掏来后,还要再细细数一数。街巷里同样做了母亲的大嫂大婶们,匆匆忙忙抱来一堆衣物:“我家孩子以前的衣服,没穿几次,不嫌弃就让小威试试吧。”在这条并不富裕的小街里,爱让每个人脸上都写上了“满足”二字。

  爱心人士匿名捐助

  由于新报对居委会将举办募捐会的消息提前进行了报道,昨日活动一开始,陆续赶来的捐赠者就让居委会工作人员忙得不可开交。公务员、老师、个体户,每个人都是抽空而来,因此他们大多步履匆匆。“我们没有好说的,要谢,就让小威感谢自己拥有了一位好母亲吧!”

  一位一直不愿透露姓名的爱心女士,从了解到刘爱华母子的现状起,就一直与记者保持联系,并表示要为母子俩献上一份爱心。昨日上午,一位匆匆赶来的中年男子在将500元现金交给工作人员后,向记者透露,他其实就是这位爱心女士的委托者,他让记者转告小威:“阿姨并不需要你的回报,好好学习、孝顺母亲就是对大家最好的报答。”

  32岁的湘阴民工廖意清,原本是来半湘街寻找工作的。看完倡议书后,他把全身口袋都掏了个遍后,将一张皱巴巴的10元钞票塞入了箱中。“我家也有这么大的孩子,回去后我和工友说说,叫大家都来帮一帮。”

  捐款已近2000元

  硬币、角票、10元、100元现钞……虽然面额各异,但凝结的关爱却同样深厚。截止下午5时,所募集的捐款已近2000元,维系小威一年的学费已绰绰有余。

  “谢谢,谢谢你们。”昨日下午,当记者将这一好消息告知仍在街头卖冰棍的刘爱华母子时,除了感谢,他们说不出更多客气的话来。记者发现,她的生意要比以往好了不少。“不少人都是看着报纸来的,买上一包烟或一包槟榔后,就挥下手告诉我零钱不用找了,给小孩读书吧。”刘爱华告诉记者,这几天,常有一些过去并不相识的街坊居民赶过来看望她,大伙还帮忙将她的冰柜摆到了一个好位置上。“看到这些,我赚钱的信心就更足了!” 一丝笑容已在刘爱华脸上显露。

  相关新闻

  “矮母亲”打动更多母亲心

  住在新开铺的肖女士,在拨打记者手机后,在最初的两分钟里,记者听到的只有极力压抑的哭泣声。“刘爱华实在太伟大了,和她相比,我都不配做一名母亲。”肖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同样也是一位丧偶母亲,不同的是,由于家境贫困,她在将儿子交付给益阳老家的公婆后,只身来到长沙打工,已有两年没有回去过了。“我想好了,明天就回老家一趟,专程去看儿子。”肖女士说,是刘爱华的故事,让她明白了身为母亲应负担起的责任。有空时,她也会去看看这对不幸母子,尽力给予帮助。

  “我愿意给她提供一个岗位”

  新开了一家餐饮店的乔先生委托记者向刘爱华发出邀请,希望其能去她的店中工作。“刘爱华是一名坚强的母亲,虽然在身高方面她存在缺陷,但凭着那股子毅力,相信她一定能胜任工作。”乔先生表示,薪水、福利均会给予刘爱华相应关照。

  爱心没有国界

  1. 爱心电话从美国打来

  新报讯 (首席记者 胡媛媛) 3天前,当弱小单薄的刘爱华第一次进入记者眼帘时,没有人会想到,她的命运和执着会让万里之外的一位美裔华人感动。昨日上午10时,美国时间晚上8时,一个柔和的声音在记者手机中响起:“刘爱华,能否帮助找找?”并不标准的普通话中,有一种暖意在涌动。

  在美国加里弗尼亚州生活10余年的卫佳女士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只要有空,她总会打开一些中文网站,在那熟悉的文字和语言中,将一份思乡之情细细咀嚼。“当我从网上看到刘爱华的遭遇时,心猛然被揪了一下,母亲伟大、儿子孝顺,这份至情太让我感动了。”或许是居于异国他乡太久的缘故,卫女士的语速很慢,但那份爱心仍然穿越万里传来。

  “我是通过国内咨询台才查到报社电话的,转而才找到您的手机,不知道有什么方式能和刘爱华联系吗?”虽然是国际长途,但卫女士始终谦和有礼,只有在和记者谈起母子的现状时,才微微叹了一口气。由于刘家贫寒,至今也未能安上电话,记者只能对卫女士提出的“通过电话和母子交流”的建议表示抱歉,没料到对方竟略显着急起来:“我想给他们捐款,那该怎么办?”在得到最确切的寄款地址后,记者明显感觉到了对方话语中的那份轻快。

  同样身为母亲,卫女士说,她最感动的就是刘爱华的那份责任感和坚强意志,“她是一个榜样,教会了我们怎样去承担起母亲的责任。”卫女士表示,只要有能力,她会资助小威一直到大学毕业。而她很快也会将第一笔捐助款寄回国内,委托朋友转交至刘爱华母子手中。

  2. 加拿大、日本接力捐助

  新报讯 (首席记者胡媛媛 记者彭启发) 如果说爱心可以缩短距离、跨越国界的话,刘爱华无疑是最为幸运的一位。昨日,几乎成为了一个为刘爱华特设的“国际爱心日”,续卫佳女士之后,来自加拿大和日本东京的捐助电话,将刘爱华朝自己的希望又推进了一大步。

  来长与母子相会

  昨日下午5时45分,一个陌生的号码出现在记者手机中,“我这里是日本东京,我想了解一下有关刘爱华母子的情况。”纯正得不能再纯正的普通话,让记者再一次为刘爱华感到骄傲:一颗拳拳爱子之心,竟让全天下的中国人都在为她牵挂。

  “我叫苏毅,来日本已经10年了,现在从事的是国际贸易工作。”虽然客居异乡10载,但苏先生没有加入日本籍,并依然有着炎黄子孙特有的真诚和热情。他表示,自己工作很忙,但网上转载的刘爱华母子的故事,很让他感动。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他会在近期飞抵长沙,与母子俩进行一次“零距离”接触。“如实在抽不出时间,我也会委托我的女友来长沙看望他们,她可是位很可爱的日本姑娘喔!” 苏先生轻松地笑着说。

  要给“弟弟”带新装

  张以文的电话在下午6时打来,这名加拿大的18岁小留学生,一口一个“弟弟”,将他和素昧平生的小威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我就是长沙人,17岁出国读书了,我已经委托我的爸爸妈妈一定要去看看小威,有空的话,他也可以给我写信。”再过半个月,张以文就将回国,他说,他会给“弟弟”带回一套加拿大少年如今最为青睐的“超酷”新装。

  身高不足1米袖珍母亲卖冰棍刷皮鞋为子筹学费

  相关专题:新浪关注环保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法文化年精彩纷呈
2003年审计报告
聚焦航班延误补偿
马龙-白兰度病逝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欧洲杯落幕 美洲杯
全国治理超限超载行动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青少年教育 网络妈妈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