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北航广西高考招生丑闻专题 > 正文

北航高考招生索贿事件:招生腐败危害教育公平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7日03:50 中国青年报

  10年前,一个考生敢凭借实力填报仅在本省录取几名考生的知名高校。今天,他未必有这个胆量。

  上线考生被录取与否,不再仅凭实力说话。了解招生内幕的人说,其间或明或暗的腐败,几乎成了众所周知的秘密。

LG CDMA手机一元抢先拍 手机中的战斗机
荣誉时刻共享辉煌 展示时尚,飞扬青春

  不管我们对目前的高考制度有多少非议,可它毕竟是维护教育公平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寄希望于这道防线能够让天下的学子们,站在同一竞争起点。但是眼下,这道防线正被“白蚁”蛀穿。

  此次北航录取丑闻,是个典型的例证。管理上的漏洞、缺乏监督的权力、录取程序不公开、不透明,使得决定考生命运,决定教育公平的高招工作,在一些地方成为“黑箱子”。一个看似公平的起点,也随之成为受贿索贿,敲诈威胁,乃至钱权交易的表演场。“黑箱子”里面,什么交易干不出来?

  揭开黑幕的办法很简单,将整个招生工作的每一步都公开。指望高校的自律,管理制度的完善,或者招生者个人的道德水平,都不如将一切透明化来得迅速、有效。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青年话题编辑部)

  “招生腐败”危害教育公平

  晏扬

  一名广西考生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但必须交纳10万元才能领到录取通知书。此事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曝光后,引起强烈社会反响。8月14日下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李未向社会公开道歉,认为这件事对北航的声誉和对全国高考录取工作都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类似发生在招生领域中的腐败受贿事件,只是近年来才“崭露头角”的新鲜事物。而实际上,招生领域从来就不比其他领域“清白”,其中的腐败现象早已存在。笔者曾多次参与过招生工作,耳闻目睹的招生腐败事例可谓不少,甚至可以说,招生受贿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只不过受贿形式一般较为隐蔽,不一定是现金交易罢了。譬如,有的招生人员心安理得地享受学生家长安排的“一条龙服务”,山吃海喝,歌舞桑拿,游山玩水;有的招生人员肆无忌惮地收受礼品,甚至理直气壮地向学生家长索要;有的招生人员一路上的吃、住、行全由学生家长安排妥当,却拿着虚开的发票回单位报销差旅费……诸如此类的行为虽没有现金交易,却毫无疑问均属于腐败之列,或可称之为“隐性腐败”。这种腐败行为往往不为人们注目,有些学校即使发现了这类问题,也只是批评教育一番、内部处理一下了事。招生工作是一项“肥差”,成了各高校人所共知的秘密。

  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由于以往对招生过程中的“隐性腐败”重视不够、打击不力,才导致这种腐败行为更加肆无忌惮,最终“升级”到招生人员直接向考生伸手要钱,而且索要金额越来越大的程度。实际上,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家长迫切希望子女能够上名牌学校、读热门专业,为了达到目的,他们可能不惜采取行贿手段拉拢各高校的招生人员。很多学生家长明知孩子的高考成绩已经达到录取分数线,却总觉得没送钱不放心,给了钱才安心,原因就在于招生人员实际掌握着在录取分数线(提档线)以上挑选新生的权力,并且掌握着调配新生专业方向的权力。如果这些权力不能得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便可能成为滋生腐败的权力基础。

  “招生腐败”不仅具有其他腐败的危害性,而且因为涉及教育,其危害性更加令人忧虑。一个社会的公平首先在于教育的公平,而“招生腐败”无疑极大地损害了教育的公平,使得教育这架“社会天平”发生严重倾斜——向那些有权有势的富家子弟倾斜。如果“招生腐败”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将来贫家子弟可能仅仅因为无钱行贿而上不了好的学校,甚至于“名落孙山”。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招生腐败”活生生地呈现在那些高中毕业生面前,他们还没有走进大学校门就真切地感受到了社会的阴暗面,这将会对他们今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惩治“招生腐败”关乎教育大计,关乎社会的未来,我们没有理由对此掉以轻心。

  不是招生骗子的“招生骗子”

  郭立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李未就考生被索10万元换录取通知事件向社会的公开致歉。李未坦陈北航招录管理有漏洞,承认高校“边缘人物”管理混乱的事实,自己对此次事件负有领导责任,并希望“焦点访谈”报道的事件是一个孤例。(8月15日人民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一所享有盛誉的高等院校,却在招生过程中曝出向达到录取分数线的考生索取巨款的丑闻,实在匪夷所思———向考生索取贿赂的并非江湖骗子,而是来自北航的有身份的体面人,携带有货真价实的“工作证”。

  人们再次对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道德水准产生怀疑。这样的怀疑,合情合理。从学术腐败到非法勒索,接二连三的“事故”给公众留下了太多的口实。尽管此事北航难辞其咎,我倒乐意相信正如北航有关负责人所称,此事“乃个人行为”,并不代表北航。或许,我们应当相信北航的解释,相信他们招生过程中的漏洞,恐怕也只有这样,才能聊以抚慰我们受伤太深的心灵。只是,我们仍然不能自圆其说,更不愿自欺欺人。三个既不是招生组组长,也不是招生组成员,更不是所谓的联络员,甚至跟此次招生不沾边的局外人,为何有这般神通?能够灵活自如、毫不费劲地将考生的档案在“严密”的招生过程中三提两退,翻云覆雨,肆无忌惮地敲诈勒索?涉及8名考生,勒索55万元,折腾20余天,想必不是一般人想当然地说到就能做到吧!我们有理由相信北航所说的不知道这些钱真正拿到手的话会不会交给北航,却难以理解录取通知书究竟掌控在何人之手,是直接寄送给考生,还是学校代为保管,抑或被所谓的局外人拿来非法招摇撞骗?7名学生的录取通知书,关系7名学子的命运前途,随随便便就可以捎带,由“打着北航的旗号”的人拉大旗作虎皮,你让公众如何相信高校招生的公平公正?

  虽然此事乃是“个人行为”而非“北航行为”,虽然相关责任人受到了谴责和惩罚,虽然北航校长已经公开向公众致歉并愿意承担领导责任,依然难将此事就此打住,依然难说此事有了句号而没有问号。这样的事,不能说是简单的敲诈勒索,不能说是单纯的管理漏洞,更不能以“边缘人物”的存在寻找托词——不难看出,“个人行为”背后有着非个人行为的力量在推波助澜。很显然,单纯的“个人”如果没有机会掌握权力,也就不会染指“敲诈”;如果个人没有得到默许,恐怕根本不具备扰乱招生规定的巨大能量,也就不可能为祸如此剧烈。一个不可忽视的细节是,录取通知书能否等同于普通物品可以任人捎带?因为如果不是北航的“捎带行为”,也就没有后来的大肆敲诈敛财;如果不是北航的下意识的“集体”行为也就很难有“个人”非法行为的可乘之机——但愿此事只是“孤例”,然而我却不知道,有没有切断“孤例”的源头?

  相关专题:北航广西高考招生丑闻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UC音频直播奥运赛事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北航招生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购房租房经历征文
余秋雨绝唱:借我一生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