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青年参考专题 > 正文

偶像的黄昏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9日13:05 青年参考

  张鹭

  10月9日,刚刚与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的一代大师雅克·德里达在黄昏深处“永远闭上了那双睿智不安的 眼睛”——继萨特、福柯之后,巴黎和世界又失去了一位引导时代思想动向的偶像级哲学家。

  对于这个人,一切全景式的评述性描述都是徒劳的,因为他所置身的理论战线实在拉得太长,从解构主义哲学、现象 学、文字学到文学理论、艺术、建筑学以及他晚期所热衷的政治学(他的兴趣甚至还包括新闻节目、肥皂剧和成为足球运动员 ),几乎所有曾经被认为“先锋”的思想理论,都可以在德里达这里找到思考的痕迹,以至于我们在介绍他时,只能口拙地说 上一句:“他是一位思想家。”

  西方近现代哲学在经历了康德和尼采的两次转向之后,在20世纪中后期再次出现了一次大的波动,即对古希腊形而 上学传统的反动,而这种客观上肯定对传统和权威“造反”的理论一到了素有革命激情又正处在精神叛逆期的巴黎时,理念对 现实生活的巨大支配力量就展现无遗。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哲学就正是诞生在1968年5月的前后。尽管这个已经被符号化和 姿态化的时间为他带来了大量青年拥趸,但同时也给他本来就晦涩难懂的理论带来了同样大的误解。直到他死前不久,还要在 来华的讲座中大声为自己辩护:“我不是后现代主义者”、“解构不仅是否定,也是肯定”。不过也难怪,连哈贝马斯这样的 大思想家也在不久前因误读了德里达的著作而向他道歉,我们对他的误解就显得相当情有可缘。

  奇怪的是,没有完全理解(甚至完全没有理解)他的著作并不影响人们对思想家的崇拜,他的著作在各地像畅销书一 样被文学青年们兴奋地传阅、他所创造的术语像语录一样出现在评论家的酷评当中,而大师本人想要表达的思想,则被有意无 意地湮没在后现代话语生产线包装出的语言泡沫之中。从这个角度来说,德里达只是一位生活在“喧闹的静寂”中孤独的偶像 。

  德里达的学术生涯虽然谈不上坎坷,但也不像人们想像的那么顺利。从小学时由于犹太血统被学校开除到后来险些被 剑桥大学剥夺名誉学位再到年届半百才拿到博士头衔,他似乎永远难以摆脱那种与权威作对的经典形象,难怪他总是把自己称 为一个“流浪的哲学家”。与喧嚣一时的“终结”话语不同,他的思想永远与确定性审慎地保持距离,同时保持着少见的开放 性与包涵性,这可能是他的哲学难以完全被理解的原因之一,也正是如此,解构主义永远只能成为解释工具而不是理论本体。 正像《人文艺术》的主编查常平博士评价的那样:“他叛逆而敬畏传统,他渴望自由而传承历史的命脉,他的血液里积淀着犹 太人漂泊无定的命运,他在一个物质主义猖狂吞噬人类灵魂的时代却捍卫精神生活的价值。”

  据德里达的经典著作《书写与差异》的中文译者张宁博士的回忆,自两年前从中国访问回国后,他就已经染病上身, 虽然化疗之后“那一头秀美的银发稀疏了,声音走了神气,手颤抖得不能握笔”,可是出于迷信而仍然活跃在讲台上,还在进 行着他所说的“幸存式写作”。看他那架势,老爷子似乎真是想和冥神哈得斯较一回真,可到底没能逃过神祗的意志。

  照海德格尔的意思,死亡是哲学永恒的主题。据张宁博士说,德里达自己也在这上面花过工夫,在2003年问世的 《独一无二的每一次,世界的终结》一书,汇集了他为每一位精神挚友撰写的悼念文字,但我没有读过,所以无从了解他对死 亡的态度是怎样的。不过从他在人类哲学思想史上针对西方传统犯下的巨大“案件”来看,他是很好地把握了自己那“独一无 二的每一次”的。

  哲人已萎,世界并未终结。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NBA中国赛打响
协处罚国安罢赛事件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考研大讲堂 报考指南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京城劣质楼盘备忘录
调查:南方周末创富榜
安妮宝贝笔记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