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河南打工青年救儿童献身专题 > 正文

郑州晚报:李学生事件背后农民工进城冷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4日00:59 郑州晚报
郑州晚报:李学生事件背后农民工进城冷思考

  事实上,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多年来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思维定式,以及个别外来务工人员不洁身自好,损害了外来务工人员的整体形象。许多优秀的外来务工人员因此被淹没在这种歧视和偏见之中,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公平的地位。晚报记者 张翼飞 /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核心提示:河南农民李学生感动了温州,感动了河南,感动了中国。作为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包公庙乡中华楼村一位普通农民,家庭贫困、依靠外出打工艰难度日。究竟是什么让他有那奋身跃起救人的热力?3月4日13时,应新浪网、《郑州晚报》独家责任联合邀请,李学生的家人、《温州晚报》记者徐海龙、李学生家乡官员河南省商丘市市委常委张琼等将做客新浪网嘉宾聊天室,与全国广大网友进行现场视频在线交流,共同感受真实的李学生并探讨李学生精神所带来的深度思考。事实上,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多年来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
思维定式,以及个别外来务工人员不洁身自好,损害了外来务工人员的整体形象。许多优秀的外来务工人员因此被淹没在这种歧视和偏见之中,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公平的地位。

  当事各方今日作客新浪

  连日来,《河南籍民工在温州为救两孩童英勇献身》的英雄事迹引发全国关注,网友讨论异常热烈,敬佩之情溢于言表。河南省总工会、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省青年联合会等部门都给李学生授予荣誉。应新浪网、《郑州晚报》独家责任邀请,李学生当事各方将与您面对面,讲述一个真实的李学生。

  在与全国网友交流中,李学生的父亲李洪深将向人们揭示英雄李学生平凡而又坎坷的人生经历。李学生12岁时,母亲因病去世,失去母爱的李学生仍然天性达观,助人为乐,虽然只读了5年书,却性情秉厚,走到哪里都留下良好的口碑。

  《温州晚报》记者徐海龙则向人们讲述一位河南人感动温州城的前前后后。

  商丘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张琼畅谈李学生救人事迹的精神。商丘市委、市政府已经决定联合授予李学生“舍己救人外出务工青年英雄”的称号,共青团商丘市委授予李学生“商丘市见义勇为青年英雄”称号。商丘市全市人民向李学生学习。

  被救男孩小瞿瘵倾吐对救命恩人的哀思与感恩。

  嘉宾简介

  李洪深,男,李学生之父。商丘市睢阳区包公庙乡中华楼村农民。第一时间得知噩耗后悲痛欲绝,在学生看守过的大门前,倒在地上,痛哭流涕,怎么也不相信。“学生是个苦命人,但这是为了救人,我也为他感到光荣,看到那么多温州人为学生的事迹感动,我的心里多少好受了一些,但是失去学生让我一直难受!”

  徐海龙,男,2003年5月毕业后进入《温州晚报》,任社会部记者,为“李学生事件”首发传媒记者。曾暗访鸭头黑心制作窝点,代表作为《为救父亲15岁男孩上山采药9年》,并深入打工群体写出记者打工日记。

  张琼,女,1958年11月生,商丘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哲学博士、教授。近20年来主要从事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系统讲授了《思想道德修养》等课程。1997年被评为全国百名“两课”优秀教师,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代表获奖教师在人民大会堂受奖大会上发言。1999年、2000年分别被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

  李学生女儿李敏上学已安排

  李学生救人牺牲后,温州人开始关注李学生的生前生后事。李学生在温州务工时每月工资只有千把元,妻子早已病逝,这些工资不仅要养活年迈的父亲和年幼的女儿,还得还妻子看病时欠下的债。当得知李学生家境贫困时,温州各界立刻掀起了捐款热潮:温州团委开通爱心热线,捐款电话络绎不绝;温州日报开通爱心账户,无数不留名的好心人往里汇钱。温州慈善总会送来了1万元,温州市第十四中学师生募集30934元,温州总工会捐资5000元。

  李学生的事迹也感动了温州的平凡百姓,许多温州市民自发送去钱物。一名年近80老太太坐着公交车一路找到爱心热线,送上自己和邻里们凑的钱;平阳建筑设计院的吴女士寄来了个人年度奖金;李学生原来打工的公司老板程定华停下厂里所有的活,全力为李的后事奔忙,还把李学生的女儿收为养女;鹿城区水心二小表示愿意免费供其读完小学。

  李学生的女儿李敏已被列为“温州市叶康松慈善基金会百名孤儿健康成长跟踪救助活动”对象,承诺在她年满18周岁之前由基金会提供以下帮助:每月发给生活补助费60元,同时给予奖学金、生活用品补助等;每年送生日蛋糕一份;为李敏投保人身意外险;如患急性病住院治疗时,还给予一次性医疗补助。

  李学生事件引发农民工进城后冷思考

  英雄李学生的事迹令一些人得新思考和认识农民工问题。城市何时能够改变偏见多于公正、歧视多于尊重的现状?就此诸多问题,记者专门采访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铜山。

  李铜山说,随着农民工队伍的扩大,和城市对农民工的需要越来越大,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最终将得到城市的认可。社会各界现在已经广泛关注农民工,有些“三农”(农村、农业、农民)专家已经提出,三农的提法有些过时,现在应该称为四农,即农村、农业、农民、农民工。

  农民工是游离于农城和城市之间的人群,队伍越来越庞大,有着明显的社会生存特点。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民工涌入城市是社会必然。从农村流向发展的城市,这是农民工活动的趋势。

  从自身而言,农民工并没有劣根性,由于他们有着在农村生长生活的背景,进入城市后,卫生习惯、礼仪、公共秩序等一些方面也不可能及时得到“补课”。如果用城市的标准来评判,就可能会被误判,这对他们来说是不公平的。他们适应城市,需要时间和过程,因而城市对农民工的宽容是必须的。

  不可否认,有个别农民工因为一些原因,铤而走险,在城市里做一些违法的事情,但这些个案并不代表农民工的大多数。中国的农民历来被认为是勤劳和善良的,他们走进城市,为的是老老实实干活,赚良心钱,通过劳动来改善生活。李铜山还说,其实农民工在城里已经有意识地克服自己的不良习惯,但不可能短期内都能解决一切。

  改善城市对农民工的误解和偏见,需要三方面的努力,即农民工、转出地政府、转入地政府。农民工要洁身自爱是必须的,转出地的政府有责任了解发展地区农民工的需求信息,并在农民工转出之前,对他们进行必须的培训,教给他们一技之长,能立足于城市,这样就会减少可能违法的机会。对于转入地政府,应该向市民宣传尊重农民工,宽容农民工,在合适的时间里,就会达到一个很好的和谐状态。

  “从无序走向有序,从盲目走向完全市场化,这是农民工发展的一个趋势。”李铜山说,农民工最终会得到城市和整个社会的认可。(郑州晚报记者 杨宗锦/文 张翼飞/图)

  相关专题:河南打工青年救儿童献身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驾驶员培训新大纲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上海地产面临泡沫破灭
京城在售楼盘分布图
刘晓庆文集:自白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