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高校70%受调查者赞同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性行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4日15:00 三秦都市报

  本报日前刊发的西安一优秀女大学生因心理障碍休学欲轻生一事,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广大读者在同情和关注女大学生小文的命运和遭遇时,也不禁发出了这样的疑问:现在的大学生到底怎么了?近日,记者对西安部分大学生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显示的结果令人堪忧。

  25%-30%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

  记者在西安南郊的几所大学分别发放了100份专家提供的心理检测表,回收的检测表结果显示:有0.8%—2%的大学生存在着严重心理障碍,这一群体的心理问题不是学校能解决的,需要进入专业心理咨询机构或医院接受正规心理或医学治疗。25%-30%的大学生存在一定心理困惑或轻度心理障碍,这是最需要学校关注的一类人,也是容易走上极端的危险人群。在随机采访时,有的大学生当场告诉记者自己存在心理障碍。

  西安南郊某大学学生会负责人介绍说,大学生的心理障碍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中轻度表现为焦虑、冷漠、逆反、狭隘与抑郁、怯懦与自卑、狂妄与自大,严重的时候就会走向极端,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对外界或他人的伤害,如北大学生刘海洋泼熊和马加爵事件;二是对自己的伤害,如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自残、自杀。这些过激的事情在大学校园中屡屡被曝光。

  大学生性心理不容乐观

  前一段时期,某高校一位女生在参加体育课跑步时昏倒在跑道上,事后老师得知,就在前一天,她刚刚做完了一次人工流产手术。随着社会开放度的增加,“性”在大学校园内早已不是学生羞于启齿的话题,但面对庸俗潮流中纷繁的感官冲击,一些大学生在性心理趋向上表现出不成熟。

  在众多高校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大学生的性行为低龄化,第一次性行为年龄大大提前,以前大三大四才发生的事情,现在在大一时就很平常;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普遍持宽容理解态度,而不像过去视之为洪水猛兽;一部分学生在性问题上表现出过度的随意性,多性伴侣、网恋、一夜情等行为被部分学生所接受;很多学生缺乏对性病、艾滋病的防范知识;一些学生在性行为过程中不懂得采取安全措施。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对于“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性行为”有70%的人表示赞同甚至已经尝试过,63%不反对“珍视贞操是传统对人性的压抑”的观点;但是同时又有73%的人介意结婚后发现伴侣曾有过性伙伴。

  大学生性观念的矛盾恰恰反映出他们性心理和性道德观的不成熟,这使得大学生越来越多地受到身体和心理双方面的侵害,是心理障碍不可忽视的重要来源。同时,当代大学生在性心理上开放程度越来越大,但责任意识却越来越小,恋爱动机也呈现多元化,心理专家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应该勇于直面现实,向学生传播健康的性知识,校方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才有解决问题的希望。

  在现实与理想中心理失衡

  记者在西安部分高校采访中了解到,就业市场上的艰难、考研道路中的迷惘以及遭遇分离考验的爱情,是大学生最大的三个心病,也成为造成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

  就读于西安科技大学即将毕业的小张,已经参加了4场招聘会,都没有找到合适的职位,心情极度沮丧的他对得意之人充满一股莫名的仇恨。他说:“我一看见找到工作春风得意的人心里就不舒服,甚至想过去打人。”

  记者在西北政法学院采访时,6名参加考研的学生用“煎熬”一词形容自己的心理处境。他们每天早早起床,顾不上吃饭就去教室占位置,要应付看不完的专业课本,做不完的高数、英语、政治习题,原本灿烂的青春被考研折磨得灰暗苍白。

  大学生活中的爱情也许是甜蜜的,但毕业时面临的分分合合却是现实和残酷的。四年的朝夕相处积淀的深厚感情谁都不能怀疑,但面对毕业时分离的无奈,谁都不敢坚定地说永远。记者在西安一单位碰到四名正在实习的大四学生,他们的恋人全部在外地工作或学习,一位男生告诉记者,虽然和女朋友说好要通过各自努力争取以后在一起,但对将来而言,谁心里也没底。大学生人生之初的爱情,是一张模糊不定的脸,潜在的或实际的分手时刻威胁侵扰着一部分大学毕业生的生活,不时在他们心里掀起阵阵波澜。 甚至成了心底挥之不去的阴影,感情脆弱的大学生不知所措。

  家长忽视大学生心理

  西北政法学院一位曾经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同学一番话让记者感触颇深,他对记者说:“我们都是在家长和老师的呵护下成长起来的,没有承担过什么压力。进入大学,忽然就觉得进入了半个社会,本来心里就有些胆怯,再发生一点什么,就很难承受了。但社会似乎给我们规定了角色,大学生掌握着较高的知识,是十年后甚至几十年后我们国家的主力军,社会要求大学生必须坚强,必须优秀。在这样的夹缝中,我们生活得也很痛苦,但社会和家长却很少为我们想到这些。”

  综观众多校园莘莘学子,不难发现,社会各界特别是大学生的家庭,对这些青年学子们在学习上大多舍得付出,积极鼓励他们勤奋刻苦学习,却对于这些未跨入社会的“大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和综合素质提高普遍重视不够,忽视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忽略了他们道德情感的丰富,使他们待人自私冷漠,缺乏同情心,为实现个人目标很少考虑后果。特别是一些独生子女家庭,家长往往对子女百依百顺,极度包容,过度溺爱,一些父母更是竭尽所能给他们以物质享受,却忽视他们的精神需求,在他们的精神世界中留下了许多“黑洞”,这些“黑洞”便成为他们铸下大错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引子”。

  矫正心理偏差很重要

  西北政法学院一位长期从事学生工作的王老师告诉记者,大学生自身的努力是最重要的。大学生对自己应该有比较真实、客观的了解,有自知之明,不自骄、不自卑、不自欺,也不欺骗别人,正确理解自己学习、工作和参与社会活动的现实意义和重要意义,乐于将自己的知识、才能、智慧投入社会各项事业,还应深入社会、深入生活,与同学、同事、亲友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人应真心诚意,彼此尊重、信任,要善于控制情绪,做情绪的主人。另外更应勇于面对现实,不逃避现实,尽量净化自己的心灵,清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因素。

  学生社团是大学校园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社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西北大学艺术系大一学生小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心理问题过去一直比较敏感,不少学生有戒心,如果学生自己组织的心理协会对大家进行宣传教育,肯定更容易获得同学们的认同。”据了解,我省目前只有少数高校拥有学生自发组织的心理协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仍有很大空间值得社团组织挖掘。

  一名男生对记者说,心理健康原本并不神秘,只是因为以前了解得太少,现在学校有关心理健康的宣传越来越多,慢慢地大家都意识到心理健康其实离我们学生很近,而且与生活密切相关。全社会都正视问题的存在并勇敢去解决,我们学生心里就感觉比较踏实,矫正心理偏差也就更容易了。

  近年来一直从事大学生心理调查工作的一位心理专家告诉记者:“社会各界特别是学校一定要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因为有不少大学生正是由于心理障碍,走上了极端的危险之路,他们有的选择犯罪报复社会,有的选择自杀结束年轻的生命。解决大学生心理障碍仅靠大学生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在心理问题已逐渐上升为社会问题的今天,全社会都应该重视起来。不过我们已经欣喜地看到,许多学校已经把心理教育写进了教学计划,许多家长开始重视和孩子的沟通与交流,社会上也出现了许多心理咨询机构,我们的专业咨询师的队伍日趋庞大。这些现象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大学生的心理在全社会共同呵护下,一定会趋于健康。” 本报记者 文木 卢华 实习生 清风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严查苏丹红食品
房贷利率上调
F1新赛季 围棋春兰杯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购房贷款提前还贷指南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图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