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源:母亲河的水源地(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2日11:20 生活报 | ||||||||
松花江华树林子段平静如镜的江面 山坡植被破坏严重 江边摆渡正在运送车辆 江边就是“水淹地” 离开了千疮百孔的辉发河,帕拉丁车队又沿松花江而下,向位于松花湖上游的桦树林子乡挺进。 穿过大兴屯,来到松花江桦树林子段。宽阔平静的松花江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微风掠过,阳光下的松花江波光粼粼。这里江水清澈,浅水处的石头清晰可见。但是在摆渡附近的江面上,却漂浮着一些固体污染物和油污。原来,从这里通往桦树林子乡没有桥,人
“水淹地”破坏森林植被 踏访团租了一条船沿江而上。在途中记者发现,沿江两岸的江滩上都种满了耕地,甚至连沿江的山坡上也已被开荒种田了。这些就是当地人所谓的“水淹地”(在最高蓄水线以下到实际水位线之间裸露出来的湖区滩地)。记者沿江向上走了10公里,看到几乎所有能被利用的“水淹地”都已经被耕种。 在此开了二十多年船的老船工告诉记者,这些“水淹地”被耕种已经好多年了。记者顺着老船工手指的方向望去,江边不远处一些山头植被破坏得十分严重,一些山坡上只剩下十几棵小树。老船工说:“周围的村民耕种‘水淹地’时为防止牲畜进地,砍伐林木把地围起来,迫使放牧者把牲畜赶进林地。这样做导致了林地内的牲畜量超载,牲畜长期践踏啃食幼树、灌木和草本等植物,严重破坏了森林的更新能力。 “水淹地” 造成水土流失 踏访团在一块面积比较大的“水淹地”处靠了岸,看到一位正在此处准备耕种的村民。村民告诉记者,他在这里有三四公顷地,没有什么手续。在这里种地也冒着一定的风险,因为多年耕种,“水淹地”的土壤已经非常松了,有时下一场大雨,都会造成水土流失。但最可怕的还是发大水,如果一涨水,这一年的庄稼就白种了。 记者通过电话向有关部门咨询得知,按照有关规定,“水淹地”是不允许耕种的。大面积耕种“水淹地”会将已经稳定的自然生长植被的土壤翻松,下雨后产生的地表水会把土壤冲入江中,使江底造成淤积。 化肥农药污染水体 老船工告诉记者,“水淹地”的最大危害还是化肥农药对水体的污染。在松花湖边,每年都有家禽家畜被江水“毒”死。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最近几年,松花湖上游的松花江一直处于低水位运行,周围有3万多公顷的滩地暴露在水位线以上。附近村民陆续开始开荒耕种,面积逐年递增,仅2003年被耕种的“水淹地”就超过了2万公顷,松花湖景区的“水淹地”超过了1万公顷。现在农民种地普遍使用化肥和农药,以增加产量和减少劳动强度。耕种“水淹地”,农民平均每公顷使用化肥400公斤,使用除草剂、杀虫剂等农药13公斤。这样在松花湖区内“水淹地”共使用化肥400万公斤,农药13万公斤。这些化肥和农药除了一部分被农作物和土壤吸收外,其余的都随雨水流入了松花湖。从2001年至2003年,蛟河苏尔哈渔场每年春季都有大量死鱼漂在水面上,2003年一年就死了5万多公斤鱼。经有关部门鉴定,这些鱼的死亡与化肥和农药污染水体有直接关系。 记者被这一个个数字惊呆了,母亲河松花江的水源地,就这样饱受 “水淹地”的化肥农药污染后,向我们流了过来。 本报记者 王冠群 首席记者 于鸿斌 本报首席记者 王文志 摄 相关专题:松花江全流域踏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