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吃苦受罪 只盼挣钱回乡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17日16:36 世界新闻报 | ||||||||
中国劳工淘金西伯利亚 《世界新闻报》特约记者 欧阳倩 穿着一件脏兮兮的黑夹克衫,只身远在异国他乡的小郑愈发显得孤独、落魄。不过,这些并没有妨碍他谋划自己的远 大理想。这个26岁的中国小伙子来到西伯利亚已经4年了。
在这里,小郑一年领一次工资,而他一分不花,全攒了下来,只为心中一个美丽的梦——有朝一日,他要在这里开设 自己的农场,干上几年,然后衣锦还乡,盖房娶媳妇。 近年来,在广袤的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国劳工和商人的身影越来越多。随着中俄两国边界问题的解决,边境劳务经贸 交流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中国劳工进入俄罗斯,为这一片土地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中国劳工不怕吃苦 在俄罗斯远东第一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卖体育用品的中国商人小崔说:“俄罗斯人喜欢我们的产品,如今不少中国劳 工都和当地人交上了朋友。” 经过多日采访,记者了解到,中国商人和劳工已经成为当地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当地俄罗斯人眼中,中国人能吃苦耐劳,既不怕脏、也不怕累。依靠自己的双手,不少中国劳工在俄罗斯的收入都 不错。不过,由于前来俄罗斯打工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不少人也感到,钱已经没有前两年那么好挣了。 据俄远东研究所市场经济研究室副主任斯坦尼斯莱·白斯特里斯基估计,目前在西伯利亚的中国人已经达到20万左 右。哈巴罗夫斯克的俄罗斯企业阿里公司的发言人维克多·斯摩尔雅克认为,中国劳工的到来,对于缺乏劳动力资源的俄罗斯 远东地区是一种有益的补充。 与中国劳工一同到来的还有来自中国的投资。在哈巴罗夫斯克的露天市场附近,正在兴建一座由中国商人投资的室内 综合市场,预计建成后可提供3000个摊位。为了建成这个市场,现年52岁的刘先生和其他4位中国商人共同集资了1500 万美元。 警察经常乱罚款 对于到西伯利亚的广大中国劳工而言,他们的目的很简单,挣一笔钱,然后回家,过上好一点的生活。为了实现这一 梦想,他们任劳任怨,同时还要忍受与亲人分离的孤寂,忍受少数当地警务人员的敲诈勒索。 在哈巴罗夫斯克露天市场干了3年多的中国姑娘小李说:“有时候,某些警察故意找碴,对持有合法工作许可证的中 国人莫名其妙地罚款。”据她说,这几年,有关签证问题的罚款标准一涨再涨,从2002年的1.7美元涨到了现在的50 多美元。 上文提到的小郑如今给一个中国老板干活,每月可以挣到大约1000多元人民币,食宿全包。他相信,只要再干3 年多,他就可以存下足够的钱购买属于自己的土地,建成私人农场。再干几年,他就能攒下几十万元;到那时,回到家乡就足 以过上舒服日子了。为了这个梦想,他必须忍受目前所有的艰难困苦。现在他住的小木屋十分简陋,没有水电,要四五个人挤 在一起。但就是在这里,他每晚都在做着那个甜美的梦。 与小郑相比,34岁的小吴由于来得早,已经在这片异乡的土地上如愿以偿地站稳了脚跟。他原是国内某大学俄语系 的毕业生,1999年来到哈巴罗夫斯克,如今已经有了自己的公司和农场。他和妻子一起打理生意。两口子目前住在一幢宽 敞舒适的公寓里,活得有滋有味。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他们6岁的儿子还在山东老家,让老母亲看管,这不免使夫妻俩牵肠挂肚。小吴夫妇每年要回老 家两次,看望老娘和孩子。 背景资料 俄远东联邦区地处俄罗斯东部边陲,北面依傍远东西伯利亚海和楚科奇海,南面隔额尔古纳河、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与 中国相邻,与我国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有4300公里的共同边界。它是俄罗斯面积最大的联邦区,但也是人口 最少的联邦区。 相关专题:世界新闻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