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大学生背着妈妈打工求学 孝子张尚昀感动天下(5)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5日09:37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娘俩的“长征”

  (2004年12月~2005年1月,长春-四平-沈阳-锦州-山海关-唐山-天津-郑州-襄城)

  2004年长春严寒的冬季降临了。屋子里冷气刺骨。妈的病因摔的那一跤渐渐沉重,想家的念头日益强烈。

  12月1日,尚昀背着妈出现在长春火车站。当时他手头只有向同学借的500块钱。

  (张健:“他回家前没一点钱了。我给他银行卡上打了500元。回去后他很快就还了,也是打在我卡上。都是老同学了,他这人特较真!”)

  买两个人的票到许昌,得460元。这可是妈的救命钱啊!而进站口根本不允许妈一个人上车。尚昀头抵在售票厅的柱子上,默默站了很久。

  ——一个念头涌上他的脑际。但他担心妈啊。谁知妈竟一口答应了:“昀啊,咱们还是留着钱,花在刀刃上吧!”

  火车站总是有运货的三轮车要处理。他托一个卖报的小贩花30块买了辆破三轮车。尚昀把他妈安顿在车斗里,捂了三床被子,买了方便面和几瓶水,就上路了。

  这是一次什么样的行程啊!

  12月的东北大地,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尚昀蹬着三轮,拉着病卧的母亲,向着遥远的南方、遥远的故乡,行进。

  为了不让妈颠得慌,尚昀还把车胎放了点气,骑得很慢,像蜗牛似的爬行在长得望不到尽头的公路上。

  尚昀戴着一顶棉帽,身上穿了两件毛衣,外套一件红色羽绒服,手上戴着一双花了两块五毛钱买的毛线手套。在零下30来摄氏度的天气里,很快所有的衣服都被冻透了。

  冷。麻。再后来,身上好像失去了知觉.

  他怕妈冻着,不时回头问:“妈,冷吗?”

  “妈不冷。昀啊,你冷吗?”

  “不冷,妈,蹬着车子暖和着哪!”

  拼命地蹬车取暖,可刚刚出一点汗,片刻就被钻进衣服内的风吹成了冰水。

  妈意识不清,一天当中总要问几次:“昀啊,到家了吗?”“快了,妈,快到家了。快到河南了。快到襄城了。”

  “妈,我好像看见那些邻居们了,看见以前的好同学了。我还看见我姥爷、姥姥,还有幸幸,她个头长高了。他们在前边等着咱娘俩呢。”

  路啊,好像没有个尽头。太阳一次次地从左后方升起,又一次次地在右前方落下。尚昀面向西南方、面向故乡,千万遍地重复着机械的动作。

  故乡怎么会是这样的遥远啊!

  故乡在地平线下。故乡好像远在天涯。

  他的脸冻烂了,烂的地方血又在寒冷中凝结起来。而他一点感觉也没有。遇到有雪的地方,他就按路人告诉的办法,捧起雪在脸上、手上狠狠地搓。

  (张尚昀:“总是想到在长春医大医院的情景。妈摔着那次我背她去看,把她放在挂号大厅的长椅上休息,我去挂号。回来后发现妈身上盖了一件红羽绒服,就是我骑车时穿的那件……那次还有个老大爷给我妈手里塞了100块,妈让我追上还给人家,老大爷火了,‘你这孩子咋这么嗦?快给你妈看病要紧!’我问大爷叫啥,他说,东北人,没名没姓!想着,想着,心里很暖和。你的心不冷,你就不会害怕寒冷。”)

  广袤的黑土地上,公路边人烟稀少。有时到半夜才能寻到一家。东北的乡亲热情地端来开水,吃食,请母子进屋,但母子俩为了不过分打搅人家,往往在避风的屋檐下,偎依着躺在三轮车上,在怒号的风声中度过漫漫长夜。慷慨的东北人让母子俩用院子里堆积如山的玉米秆、稻草烧火取暖。

  在锦州郊外,一户人家执意将母子俩拉进屋子,已经是半夜了,主人还烙玉米饼给他们吃。第二天一大早,不仅有玉米饼,还有玉米糁、豆子、红枣熬的粥。吃下后尚昀有精神了。“妈,有劲了,玉米饼比方便面挡饥多了。”

  (张桂梅:“当时都快没意识了,眼前却总出现那些帮助过我的好人,那么多,想都想不完!好心人哪,我把你们装在心里。那个我连面孔都没见到的好人,你的红鸭绒袄救了我孩子一命!我总是在为你祈福啊!”)

  长春-四平-沈阳-锦州-山海关-唐山。800多公里的路程,尚昀用了20多天时间,拉着母亲骑三轮车一尺尺走了过来。

  在唐山一个小饭店,尚昀给妈买了两个豆沙包。妈这时清醒了,发现儿子是用胳膊把包子搂在胸前。

  “孩子你手咋了?”“妈,没事……”

  “快让妈看看。”

  妈坚决要看,扒下儿子的手套一看,顿时泪如雨下:手套下的皮肤,从小胳膊以下,全是黑紫色,肿得老高。(后来很长时间,尚昀吃饭时手都端不住碗。)

  “孩子,咱不骑车了!”妈大哭着说。

  在唐山车站候车室,尚昀安顿妈躺在椅子上,买了包子、花生奶放在妈身边,说,“妈我出去一会儿。”

  三个小时后尚昀才回来。他血痂斑斑的瘦脸上,挂着兴奋的笑,“妈,我挣了15块钱,这下好了,几天的饭钱有了!”

  原来他跑到车站长途托运点,给人家扛包去了,扛一个包一块钱。这活,他在长春车站干过,试着在唐山站一找,竟然很快找到了!

  ……

  一路奔波,1月初的一个夜里,尚昀背着妈下了车,母子俩终于回到了襄城。尚昀一刻也没停,就到许昌一个搞运输的车主那里打工了,不久还在瑞贝卡公司找了份工作。邻居们、小幸幸都来看望桂梅,这个苦难的母亲,一下子又被爱心和温情包围了。小幸幸在许昌一所初中读书,她回来后,没进家门就“哇”地哭了,她扑进姨妈怀里哭了很长、很长时间。

  “姨妈,我们不会再分开了吧?”“不会了,幸幸,不会了……姨妈要亲眼看着你长大成才。”

  美丽心灵感动世人

  (2005年1月~7月,襄城-郑州-……)

  采访张尚昀,他曾屡次表示,“自己是一棵小草,不要把我看成一棵大树。我觉得自己做的很平常。”

  采访张尚昀母子,记者感受最深的是,母子俩都很有修养,它不因外在的侵蚀而褪色,也没随生活的风雨而流失;与善良、刚强、谦虚、不事张扬一起,凝固成一种令人感喟的人性光辉。

  张尚昀的“大义至孝”,感人肺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他身上那种与古老中原深沉朴厚人文精神血脉相连的道德力量,震撼着社会公众!尚昀母子身上体现出的“扼住命运咽喉”的人格力量,叩问着我们每一个人人生道路上的命运之门。

  古希腊先哲说:人是宇宙的尺度。其实,宇宙也是人的尺度。宇宙有多恢宏,星汉有多灿烂,人类的心灵就可能有多么的博大和美丽。

  这美丽的心灵,感动着世人。

  今年5月初,湛北乡动员党政干部为尚昀母子捐款5000元。

  5月底,张尚昀的事迹经许昌、省会媒体披露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一些单位表示欢迎尚昀前去工作,并组织为尚昀捐款。对于这些捐款张尚昀一律婉言谢绝。

  5月31日,郑州国医堂脑病医院院长韩群英,带着护士长,开着救护车,赶到襄城县湛北乡姜庄村,接尚昀妈来郑免费治疗。经过一个多月的悉心护理和救治,张桂梅脑外伤引起的中枢性硬瘫、继起的癫痫和神经综合征,都得到了控制,并趋于好转。她已经可以行走,生活基本可以自理了。

  省委书记徐光春等专门批示,号召向这位“当代孝子”学习。

  国医堂医院一位大夫90岁的父亲,知道张尚昀母子的事迹后深为感动,让子女搀扶着到医院看望母子俩,对张桂梅说:“好闺女,你培养了一个多么好的儿子!”

  他们的事迹教育了许多人。尚昀同学谢军的女朋友是独生女,家境优越,谢军带她到网上看尚昀的事迹,看一次,女朋友哭一次,心灵受到极大震撼。

  艰苦的生活,在张尚昀和张桂梅身上,融铸了一颗感激之心,一颗炽热的爱心。

  张尚昀有两个从不示人的笔记本,据说上面记录了别人给他的一次次帮助,一笔笔得到的资助款,他都认真记在上面。他表示日后他一定要偿还这些好心人所给予他们的帮助。

  一位省外女记者来到病房,看到采访媒体很多、张妈妈很疲惫,对张妈妈说:“大妈,我不采访了。看到您我就很高兴,回去后我会更勤奋地工作,更好地做人。”她将一个从泰山带回的开光菩萨像挂在张妈妈床前:“好人一生平安!”

  就让我们以俄罗斯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亚·索尔仁尼琴在其名作《玛特琳娜的家》末尾的一段话,献给尚昀母子以及他们所遇到的、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善良的人们吧——

  “我们就生活在她身边,她就是最正直的人。俗话说,要是离开了这种人,就不会有村庄存在。也不会有城市存在。更不会有我们的整个地球存在。”

[上一页] [1] [2] [3] [4] [5]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