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印尼巴厘岛连环爆炸专题 > 正文

炸巴厘岛元凶受过拉登训练(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03日10:23 重庆时报
炸巴厘岛元凶受过拉登训练(组图)
医务人员把爆炸受害者的尸体送往停尸所内

炸巴厘岛元凶受过拉登训练(组图)
当地警察和技术人员在爆炸现场进行 调查取证新华社图

炸巴厘岛元凶受过拉登训练(组图)
民众在巴厘岛海滩悼念爆炸遇难者

炸巴厘岛元凶受过拉登训练(组图)
9岁女孩母亲在这次的巴厘岛爆炸中身亡

  本报综合消息截至10月2日早晨,10月1日傍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发生的连环爆炸事件已造成至少25人死亡,127人受伤。中国驻印尼使馆证实,目前尚无中国游客伤亡的消息。据报道说,在25名死者中,已有16人的身份得到确认,除1名日本人和3名澳大利亚人外,其他大部分是印尼人;127名伤者中则包括6名韩国人、20名澳大利亚人、4名美国人和4名日本人
。根据官方分析,现在统计的死亡人数可能还会出现变动。在印尼政府的安排下,2日,当地遇难者家属已经陆续抵达巴厘岛进行探望。

  有消息称,此次使用的炸药比2002年的爆炸袭击中的炸弹要小很多。

  另据了解,广东“广之旅”旅行社昨晚前往印尼巴厘岛的4个团96人,由于飞机晚点5个小时,到达当地时已经是凌晨5点钟,幸免遇难!

  现场特写———

  人头被炸出50米外

  美国华裔游客麦克·王称:“我们一家人在一家海鲜滩吃东西,刚刚坐下来没多久,旁边的Nyoman咖啡馆就传出‘轰’的一声巨响,5分钟后,附近的一家餐馆也传出爆炸声。很多人四处逃命,现场一片混乱。最令我们一家震惊的是,一颗血糊糊的人头正好落到我们海鲜摊边,吓得我们的孩子们全都大叫了起来!”

  游客克丽纳在接受印尼私营的幸塔电台采访时说:“我和很多游客在最初的恐慌过后,赶紧自发地组织起来抬遇难者的尸体。”

  各方反应———印尼首都进入最高警戒

  在爆炸发生之后,印尼首都进入最高警戒,苏西洛总统称这一爆炸事件是犯罪。当晚,他还在国家电视台发表讲话,强烈谴责凶手的非法行径,并对受伤者表示慰问,并警告可能还会有更多的恐怖事件发生。接着,苏西诺亲自飞往巴厘岛进行视察,慰问当地的受伤人员。印尼外交部发言人马蒂认为恐怖分子想把人们从巴厘岛赶走的企图是不会得逞的。

  印尼本国和西方的情报机构均反复警告说,尽管印尼已经逮捕了诸多的恐怖分子,但他们仍有能力发动恐怖袭击:“我还接到恐怖分子正在策划雅加达爆炸的情报,他们甚至连炸药都已经准备好了。

  国际社会愿意携手印尼反恐

  与此同时,国际社会也纷纷作出反应。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谴责了这起针对无辜游客的恐怖袭击事件,称凶手是“懦夫”的行为,并希望凶手早一天被绳之以法。澳大利亚外长唐纳也谴责了这起与“基地”组织相关的暴行。日本政府也对爆炸案也作出了谴责,誓言将与国际合作一起打击恐怖主义,但尚未承诺将对印尼政府提出何种援助。此外,美国、英国、加拿大以及法国等国都对这起袭击事件作出了强烈的谴责,各国都表示希望国际社会在打击恐怖主义方面进行进一步合作。昨日,中国政府也强烈谴责这起恐怖袭击事件。中国外长李肇星还向印尼发去了慰问电。

  新闻分析———燃料价格上涨引发抗议

  巴厘岛爆炸显然是经过精心挑选的。首先,印尼政府决定从当天起提高燃料价格。这一决定引起了印尼国人的不满,并演变为抗议和示威。而在这个时刻发起攻击行动更能激化民众对政府的不满。袭击事件无疑会起到火上加油的作用。同时,政府并没有根除暴力,军警也没有起到保护大众的作用。其次,近三年来,每年的10月一直被认为是巴厘的“黑色之月”。

  凶手背景———

  曾受过拉登恐怖训练

  2日,负责印尼反恐行动的警方高级官员姆拜伊透露说,目前虽然还没有任何组织声称对这起连环爆炸事件负责,但是至少有两名马来西亚籍逃犯卷入本案,这两人分别为艾扎哈里与努尔丁。两人均为与“基地”组织有关的重要人物,自2002年10月巴厘岛爆炸案后,他们成为了印尼政府的头号追捕要犯。现年47岁的马来西亚人艾扎哈里是“基地”组织在东南亚分支机构的创始人汉巴里的继承人,是主要炸弹制造者。制造10月1日巴厘岛爆炸案的主要疑犯艾扎哈里据称曾在本·拉登设在阿富汗的一个恐怖训练营受过训。他们为何长时间逍遥法外。当地的媒体认为,这与印尼各地的宗教保护势力有关。

  姆拜伊还称,目前在三起爆炸中至少有两起可以完全证实是自杀式爆炸袭击事件。3名自杀人弹穿着绑满炸弹的背心走进了餐厅,然后在现场引爆炸弹,而从现场寻获到的嫌犯尸体残骸显示,他们仅剩头和脚,其他部位无处寻找,这足以说明炸弹是绑在他们的腹部的。

  相关专题:印尼巴厘岛连环爆炸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