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晨报 > 正文

男子八年前突患病失明 黑暗中寻找光明(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30日20:23 内蒙古晨报
男子八年前突患病失明黑暗中寻找光明(图)

录音机使他喜欢上了音乐 内蒙古晨报记者 苏晓东摄影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内蒙古晨报报道(记者 李爱平) 一次偶然的擦拭,吉贵恒忽然发觉自己的眼角有一个黄豆大的黑点在不住地增大。再次擦拭,眼里朦胧一片,几个小时后,他的两个眼睛再也看不到外界情况。

  12月26日,吉贵恒盘腿坐在呼市土左旗沙尔沁乡一间房村自己家中。“8年来,吉贵恒很少离开这个家。”母亲操着一口浓重的土左旗乡音描述着吉贵恒的生活。

  围着屋里的火炉,吉贵恒的乡亲们坐了满满一家。吉贵恒大哥首先发言说:“兄弟吉贵恒其实是一个很坚强的人,他能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苦撑十年,的确不容易。”

  乡亲们都很愿意来吉贵恒家串门,原因之一是吉贵恒和他的老母亲在村里的人缘极好。“在吉贵恒没有失明前,村里只要有什么活需要吉贵恒帮忙,吉贵恒从来都不会拒绝。吉贵恒的母亲饭菜做得好,村里谁家办喜事时,只要说一句准会帮忙。”一位李姓村民谈起吉贵恒和母亲的人缘时眼里充满了自豪。

  12月26日下午5点多,夜色已渐渐布满这个寒冷的山村。吉贵恒的母亲拉亮一盏60瓦的灯泡,开始给吉贵恒做饭。和面、切菜,几分钟后,锅里的水开始沸腾。吉母将早已切好的面下进锅。乡亲们看到吉母开始做饭,估计马上要开饭,一个个打着招呼离开了。屋里只剩下吉贵恒和其母亲及本报两名记者。

  吉母将一碗刚煮好的面递到吉贵恒手中,碗的温度看起来很高,吉贵恒说了一声“哎呀,好烫。”母亲怕烫着儿子,几分钟后再次将碗放到吉贵恒手中,吉贵恒感慨地说:“这十年来,我妈天天给我做饭,照料我的生活,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熬到头。我无法想象未来的生活。如果,母亲,有一天……”说着说着,端着一碗刚煮好的面,吉贵恒哽咽了,几次三番才算把这碗面吃完。

  ★不幸发生在打工的日子里

  让时间回到1997年7月1日,举国上下都在庆祝一个伟大的日子——香港回归。

  当天,吉贵恒没有去工地干活,他和工头请了一天假。一大早,来到叔伯大哥的家里,收看

中央电视台香港回归报道,当晚,在叔伯大哥家几乎熬了一夜看直播。“由于熬夜,第二天我没有去工地干活,在工棚里睡了一上午觉。”

  吉贵恒回忆说,等睡醒后,睁开眼时,他下意识地看眼前的情景,但忽然发现眼睛里有模糊的感觉,几分钟后,他从模糊中感到自己的眼角下方有黄豆大小的斑点。

  吉贵恒拿手擦拭了一下双眼,感觉到斑点在增大。惊慌中,吉贵恒又擦了一下双眼,忽然感觉到两眼特别朦胧。依靠着仅有的一点余光,吉贵恒再次来到叔伯大哥家,向叔伯大哥讲述眼睛的症状。

  吉贵恒在叔伯大哥的带领下,迅速赶往内蒙古医学院附属

医院,经过一番检查、诊断,该院工作人员建议吉贵恒到北京专门治疗眼睛的大医院就治。

  “钱,总共凑了三千元。”在亲属的陪同下,吉贵恒乘坐火车来到北京专门治疗眼睛的医院。“在医生的初步检查后,我知道自己得的这种病叫视网膜严重脱落。”在住院押金面前,吉贵恒和亲属望而却步。院方有关工作人员建议吉贵恒进行手术,但前提条件是必须先交住院押金2万元。

  面对高额的住院押金,吉贵恒的亲属再三商议后,决定放弃手术。吉贵恒说:“当时问过医生手术的成功率到底有多大,但医生一直没有给一个肯定的答复。”

  从大医院出来,吉贵恒的亲属还陪吉贵恒在北京寻找过一些小门诊,对方的答复如出一辙“不敢肯定一定能治好。”一个星期后吉贵恒与其亲属失望而归。

  ★失明的日子里音乐拯救了吉贵恒

  在刚失明的一段时间,吉贵恒多次想到结束自己的生命。“就在从北京回家的火车上,我想到了死。”吉贵恒说,当时他趁亲属不注意,慢慢地扶着座位来到火车的车厢门口,找到车把手,试图拉开车把手,跳车结束自己的生命。然而,让吉贵恒没想到的是,车把手是锁着的。

  第一次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念头,就这样让锁着的车把手拯救了吉贵恒。

  在回家的两年内,吉贵恒也曾多次想过以自杀的方式结束生命。然而就在他准备实施时忽然想到了母亲。

  一个人在家里的时候,吉贵恒感觉到了莫名的寂寞,莫名的空虚。每天相伴吉贵恒的只有一台破旧的录音机。闲暇时,吉贵恒总会想找到什么事干干,但每次都因没有心情而放弃。

  “直到有一天,我实在寂寞得不行了,顺手打开录音机,一首由邓丽君演唱的《我只在乎你》深深地感染了我。我反复地听这首歌,从不厌倦。到后来,我忽然发现自己竟然能哼几句。”对于音乐,吉贵恒坦言自己在失明前并不爱好,这一次的偶尔哼唱,吉贵恒找到了自信。“在我母亲不在的时候,我就开始大声歌唱。”

  沉浸在初学音乐的激情中,吉贵恒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忘的日子。家里原来仅有的几盘磁带,吉贵恒已反复地听过不知多少次。“其中的大多数歌曲我都能随着乐曲的旋律而跟着演唱。有时候村里有人来串门,我也给他们演唱。”吉贵恒坦率地说,这是为了证明自己到底有没有音乐天赋,自己到底是不是那块料。让吉贵恒兴奋的是,自己通过跟录音机学来的这些歌曲得到了村里人的赞美。“都说唱得好,唱得好。”憨憨的吉贵恒认真地说着。

  乡亲们的赞美大大地激发了吉贵恒对于音乐的热爱。为了能够学到更多的歌曲,吉贵恒托人从呼市为他购买磁带。几年下来,吉贵恒对于音乐已经从当初排遣寂寞,到无法割舍的程度。“现在,《两只蝴蝶》这首歌我也学会了。”说起这些,吉贵恒总是很兴奋。

  每天沉溺在自己的音乐世界里,吉贵恒渐渐地对自己未来人生有了某种期待。吉贵恒想到了拓宽自己的音乐领域。他想到了学笛子、学口琴、学吉它。

  最先开始尝试的是吹笛子,在村里乡亲们的几次鼓励下,不久,他又开始学习口琴,几个月后,连他自己都不相信的是,口琴的演奏水平竟比吹笛子的水平还要好。吉贵恒说,十年来,是音乐拯救了他的生命。

  ★黑暗里寻找光明生活

  盘腿坐在炕上,吉贵恒拿起母亲递过的笛子,用嘴舔了舔笛膜。顷刻间,不大的屋子里传出吉贵恒婉转、悠扬的笛声。一首《十五的月亮》回荡在屋里,记者被吉贵恒的坚强、乐观感染着、感动着。

  对于未来,吉贵恒想过走出乡村到呼市学习盲人按摩。但吉贵恒不知自己是否能实现这个梦想。

  相关专题:内蒙古晨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