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青年参考专题 > 正文

各国年终奖盘点:法国背着巨债发奖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5日14:57 青年参考

  瑞士:拿了奖金?买本公司股票!

  本报驻瑞士特约记者 洪武

  瑞士是个小国,人口仅720多万,大约相当于中国的南京市。但瑞士的富足天下驰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39000多美元,相当于中国的30多倍,历来稳居世界的前三名。

  欧洲人忌讳谈收入,就像女人忌讳问年龄一样。瑞士人历来“富而不露”。瑞士人年终发不发奖金?奖金的标准有多高?几经迂回,记者终于从朋友那里了解到一鳞半爪。为了遵守诺言,记者隐去了他们的姓名和公司名称。

  公务员奖金:

  “看得见,不一定摸得着”

  瑞士公务员分为38级,最低为1级,每年的基本工资为54000多瑞郎(1瑞郎约合6.15元人民币);最高为38级,年收入约32万瑞郎。部长的级别为35级,年入约23万瑞郎;司局长的级别为32级,年入约19万瑞郎;处长为29级,年入约16万瑞郎;科长为26级,年入约14万瑞郎;女秘书一律享受14级待遇,年入83000多瑞郎。

  公务员除享受年底双薪外,年终奖金主要由个人全年的工作能力与业绩评定等级决定。任职第一年的收入大约为基本工资的94%,第二年根据能力与业绩,工资上浮2%至6%。例如,某部机关每年工作业绩的评定标准分为C、B、A、A+和A++5个级别:

  ——C级为“未达到指标要求”,次年工资照旧;

  ——B级为“部分达到指标要求”,次年工资上浮2%;

  ——A级为“全部达到指标要求”,次年上浮3%;

  ——A+级为“超额完成指标要求”,次年上浮3.1%至4%;

  ——A++级为“高度超额完成指标要求”,次年上浮4.1%至6%。

  换句话说,你的奖金早就列在你的工资当中了,如果不好好干,奖金是“看得见摸不着”,干好了才“摸得着”。

  至于什么是“指标要求”,规定就相当细了,包括定量的硬指标和不定量的软指标,林林总总,整个一个“科学系统”。每年年中一般会酌情微调指标,微调的依据是工作任务的变化、上级的要求和用人单位的要求。但是,每次调整通常都要与各部门乃至本人协商,比较民主。而一旦达成协议,执行起来便十分严格。

  企业雇员奖金:

  巨额红包让人眼红

  瑞士企业的雇员享受年底双薪。年终奖金主要与所属集团的全年赢余情况及个人全年业务达标率挂钩。

  一般的中小型企业,在整个公司全年赢余理想的前提下,员工业务达标率在100%及以上的,可获得相当于3至4个月工资的年终奖金;达标率在50%及以下的,仅获得相当于1个月工资的年终奖金。以德国

宝马汽车公司某瑞士销售经理为例,2005年销售达标率现已达150%,肯定能获得约1.5万瑞郎的年终奖金。

  大型跨国财团的年终奖金制度比较复杂,既有吸引力,也带有浓厚的竞争色彩。例如,某名列世界500强的集团公司,年终奖金分为现金分红和补偿性奖励等。在财团年度业绩理想的情况下,普通员工可根据其个人年度达标情况获得两万至6万瑞郎的年终奖金,部门领导以上的年终奖金可能超过10万,总经理、总经济师等的奖金数目可达百万以上,让人眼红。

  但是,年终奖金并非统统发现金。很多公司规定,凡是奖金数额达到一定规模后,普通员工“有资格”购买本公司的员工股份,各级领导则“有义务”拿出一定比例的奖金购买本公司的股份。具体说来,奖金额度在10万瑞郎以下者,可以自行给奖金派用场;奖金额度超过10万者,不管是普通员工、副经理助理、副经理还是部门经理,都必须拿出12.5%的奖金购买股份,总经理的最低限额是奖金的25%,董事局成员和总经济师的最低限额是50%。这项制度将员工收入与公司利益挂钩,能够激发所有员工的主人翁精神,维持公司的长期业绩和收益。

  服务性行业

  奖金“天天有”

  服务性行业的雇员一般不享受年底双薪,年终奖金的发放形式也多种多样。

  苏黎世某钟表商店的中国营业员告诉记者,他们的销售额同自己的工资收入挂钩,超额部分可以提成几个百分点,年底根据个人销售达标率,可获得100~1000瑞郎的现金抵用消费券。例如,王小姐在2004年度的销售指标达标率为80%,年终获得150瑞郎的餐厅消费券;2005年度达标率预计为100%,有望获得400瑞郎的餐厅消费券。为什么年年发餐厅消费券?因为老板自己开了一家餐馆,肥水不流外人田。

  瑞士首都伯尔尼某中餐馆的老板说,招待员每天都有奖金(小费)可以挣——服务态度越好奖金越多。因此,老板年底不发奖金,只搞一个会餐,每人以抓阄的形式领一件礼品,每件礼品的价值不过数十瑞郎。平时收不到小费的厨师,则可以收到一种特殊形式的奖金——老板私下给的红包。

  比利时:

  “年底分红”缴税多

  本报驻欧盟记者 杨丽明

  不是所有的比利时人都像本文中的缇安一样,能“勇敢”地告诉记者他究竟拿到了多少红包。有人说,西欧人可以谈天气,谈娱乐甚至谈“性”,但绝对不会谈收入,更别提年终奖金!

  年终奖是“私事”

  当比利时电信公司的职员缇安告诉记者,他今年的“年底分红”是2500欧元(大约相当于他一个月的薪水,1欧元约为9.55元人民币),并把他们公司的《年底分红细则》(下称“细则”)传给记者时,记者有些感动。要知道,“年底分红”属于不折不扣的“保密事项”,记者曾就此采访过多位比利时和荷兰的朋友,但都碰了“软钉子”。

  作为一个西欧发达国家,比利时社会的各种制度非常完善,“年底分红制度”也不例外。既然作为一个制度存在,“年底分红”就有着与其他制度一样的透明度,但同时又具有与其他制度不一样的“保密性”。

  曾在一家超市负责职工社会保险的安妮告诉记者,在比利时,公司与职员之间的聘用合同有着统一的格式。安妮说,在标准版合同中的第12款是“分红条款”。这意味着,受聘职员与公司可以就“年底分红”进行谈判,而谈判结果将写入合同。这是透明的一面。

  另一方面,安妮说,虽然第12款是“分红条款”,但在各项条款规定非常详细的标准版合同中,它是空白项。就是说,该条款有着高度的弹性,“分红”多少,最终由雇员和老板商谈决定,法律并没有对其最低限额做出规定。从这个意义上说,“分红”是雇员和公司的“私事”。

  职业不同 “分红”不等

  安妮说,并不是所有雇员都可以从老板那儿拿到“年底分红”。在比利时,雇员有“蓝领”和“白领”之分。凡从事与体力劳动相关工作的都属于“蓝领”,而文职人员都属于“白领”。

  她说,“蓝领”雇员没有“年底分红”。但是,为了保护他们的权益,一个名为“集体保障组织”的社会保障组织为“蓝领”提供了一定的补贴。这个组织是由政府支持的,是比利时社会保障系统中的重要一环。

  在“年底分红”上,不同职业的“白领”之间也有显著区别。与中国国内某些巨额“分红”不同,一般来说,比利时人的“年底分红”是稳定而有限度的,不会超过3个月的薪水,但“商业代表”和“销售人员”例外。

  因为“商业代表”和“销售人员”的收入不固定,完全与业绩挂钩。如果业绩不俗,“年底分红”的额度可能会非常高,甚至高过他一整年的基础薪水。

  年底分红:纳税“大户”

  缇安工作的这家电信公司在比利时非常有名,各种规章制度非常完善,他们的“细则”在比利时公司中具有代表性。

  这家电信公司的“细则”对“年底分红”的设计十分复杂。“年底分红”分为两部分:集体分红和个人分红。集体分红部分每位职员都有,为5等,根据各部门的业绩来定。个人分红根据个人业绩评定,分8等,从“0”到“分红基数的150%”不等。

  两项综合之后,每个人拿到的分红从低到高分为A、B、C、D、E、F 6个等次。最高的F级分红为年薪的10%。缇安拿到的是D级分红,共2500欧元,但他说,他拿到手的只有1125欧元,因为比利时对于“年底分红”的征税非常高,税率远高于个人所得税。缇安的“年底分红”要交高达55%的税!

  法国:背着巨债发奖金

  本报驻法国特约记者 璇子

  新年之际,法国洋溢着浓郁的节日气氛,身处其中,任何人都很难抵挡消费的欲望。

  经济不景气

  购物热情高

  根据法国有关消费的统计数据,圣诞、新年的购物潮使2005年11月和12月的家庭消费指数上涨了一两个百分点。并不很慷慨的法国人购买圣诞、新年礼物时却毫不吝啬,每人平均购买10份礼物,每份礼物的价值在150欧元左右,也就是说,他们为此要花掉普通职员一个月的薪水。

  但现实情况是,法国经济十分不景气,失业率居西欧国家之首。10年来,各届政府使尽浑身解数,也无法使失业率远离令人不安的两位数。几乎每天都有工厂倒闭的消息,大公司的裁员计划不断,物价大涨,通货膨胀率一年比一年高,民众对未来的信心指数直线下降。这样的社会现实与人们的购物热情形成鲜明的反差,连经济社会学家都对这一现象感到惊讶和困惑。

  年终奖是购物动力

  有报道分析,越来越多的法国人利用信用卡,采取先买东西再还账的方式消费,是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刺激购物的动力就是年终奖金。

  通常,私营企业的职员在签劳动合同时,就要和雇主谈判定下年终奖金的数额(通常相当于一个月工资)。如果没有预先谈好,就由老板视公司效益及个人表现来发放奖金,其数目很难说,也可能根本就没有。

  在法国,公务员的阵容很庞大,医院、邮局、教育、政府机关、煤气、电力、铁路运输系统的工作人员都属此列。国家并没有规定必须给公务员发年终奖金,但有关法令指出,如果劳资协定中有年终奖金的内容,那么工作时间符合规定的人,人人有份。绝大部分公务员的年终奖金相当于年工资总额的8%。

  国营铁路公司的职员总数占法国总就业人数的十分之一,工会力量强大,每年都要数次提出提高工资或奖金的要求,双方谈判失败就号召罢工,结果往往是公司让步。所以铁路部门员工的奖金年年看涨。

  法国财政部的20万名职员享受着优厚的、名目繁多的奖金。发到个人钱包里的钱究竟有多少?除了当事人,没人说得清。

  领取最低“社会融入津贴”(政府给弱势群体的一种补助金)的人,每年年底也可得到一笔过节费,数额从150至500欧元不等。

  累计债务一万亿

  2005年6月,法国政府委托一个专家团队对国家债务进行评估,累计债务高达1万亿欧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6%,仅债务的利息就达400亿欧元。为维持庞大的公务员体系支付的费用占总债务的40%至60%。

  事实上,精简机构、缩减政府开支是每年都要提的话题。法国总理德维尔潘希望采取措施,在5年内将债务降至国民生产总值的60%,但法国人已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将继续用抵制的态度对待影响他们既得利益的政策。

  英国:2005年不太爽

  本报特约撰稿 陈文兵 发自英国

  年终奖金是激励员工的好办法,越来越多的英国公司逐渐认同这种激励方式。但由于英国经济在2005年走低,英国人今年获得年终奖金的情况并不乐观。

  往年年终奖

  发放很普遍

  在英国,年终奖一般发给在一年中业绩好的员工(或部门)。奖励的方式多种多样,但主要是现金。英国人力资源协会2005年的一项调查显示,52%的英国雇主以现金方式为员工发放奖金,但不同行业的发放比例有差异。69%的私营服务业企业会给员工发放现金奖励,制造业企业发放奖金的比例为62%,公共服务业企业的比例仅为22%。

  67%的英国公司认为,发放年终奖的目的首先是提高企业的业绩,19%的公司认为发放奖金是“为了鼓励建立团队精神”,14%的公司是“为了减少旷工现象”。尽管近年来英国企业的奖励机制日趋多样化,但奖金与绩效直接挂钩仍是英国公司使用最普遍的一种激励方式。

  “肥猫”更肥

  年终奖金的差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行业差别。以伦敦商学院2004年毕业的工商管理硕士(MBA)为例,在咨询、金融、产业界工作的毕业生,2004年得到的平均年终奖分别约为1.1万英镑(1英镑约为13.9元人民币)、2.6万英镑和9000英镑。金融业历来是回报率高的行业,在奖金上也是如此。英国报章曾报道过这样一条新闻:在伦敦金融城高盛公司工作的一名交易员,因为公司赚了数亿英镑,被公司奖励3000万英镑(包括现金、股票及公司股票选择权),相当于1100多个英国人年终奖金的总和。

  其次是地域差别。伦敦地区的年终奖金明显高于伦敦以外的地区。统计显示,在伦敦地区工作的伦敦商学院MBA毕业生2004年的年终奖金平均为2.13万英镑,伦敦以外地区则为8300英镑。另外,英国公司对在不同地区工作的员工实行不同的奖金制度。以饭店业为例,在中东欧工作的某连锁饭店总经理的奖金,高于在西欧工作的总经理的奖金。这是因为,在东欧这样的发展中市场工作的难度要高于在成熟的市场中工作的难度。

  最后是职位差别。管理人员的年终奖金高于非管理人员。在英国,高级经理人员一般能拿到相当于底薪20%左右的年终奖金,而从事文秘或体力劳动的员工只能拿到6%左右。据英国“工作基金会”的调查,尽管英国年终奖金发放的趋势是逐渐平等,但高级经理还是享受了不同的待遇。用调查者的话说就是“肥猫(大公司中的高级经理)变得更肥”。

  发年终奖金的公司

  不到一半

  2005年11月,英国专业雇员奖金咨询公司INNECTO通过对138个公司人力资源主管的调查发现,2005年仅有41%的公司打算给员工发放年终奖金,19%的企业明确表示不会发年终奖金,另有40%的企业表示尚未决定是否发放;只有不到20%的人力资源主管认为他们的奖金可能高于去年,68%的人认为肯定不如去年。

  当然,在伦敦金融界工作的白领大可不必忧虑他们的年终奖金。据报道,2005年,英国银行、保险等行业的利润和往年一样优厚。在金融行业里,四分之一的公司的年终奖金将翻番,16%的公司的年终奖金会提高约三分之一。难怪总能看到那些在银行或保险公司工作的年轻人个个笑容满面,估计红包不会小。

  2005年英国人的年终奖金可能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英国经济发展放缓,公司利润缩水。由于油价高企和全球经济增长不稳等因素,英国经济在2005年驶入“慢车道”。据国际经合组织预测,2005年英国经济的增长仅为1.7%。英国财政大臣布朗在2005年9月承认,2005年英国经济增长速度可能是10年来的最低点。

  年终奖金减少,又反过来影响经济发展。2005年,英国零售业总体差于往年,员工奖金减少,将使零售业雪上加霜。

  台湾:九成企业发奖 数额难如人意

  本报驻台湾特约记者 程风

  新年到,台湾民众最关心的莫过于年终奖金。调查显示,2004年台湾各行业平均发放了相当于1.5个月薪水的年终奖金。2005年能否达到这个标准?台湾当局从2004年7月1日起规定,企业主要替员工预先支付6%的退休金,“羊毛出在羊身上”,预料年终奖金不像以往那样丰厚,再加上油价上涨、企业获利不如预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年终奖金势必难如人意。

  虽说大局如此,但台湾航运界大户长荣海运,由于2005年获利可达35亿元人民币,因此放出了“年终奖金保证相当于至少10个月薪水”的消息,创下了该集团的纪录,预计今年约有1500多名幸运儿可怀揣高额奖金过年。不少员工都计划着出国旅游、添购

新车

  当然,并非每家企业都有如此实力。有些在2004年发放了高额年终奖金的企业,2005年年终奖金将大幅缩水。例如在2004年最霸气的台盐,曾一口气儿发放了相当于员工一年薪水的年终奖金,2005年年终奖金可能缩水至两个月的薪水。

  受消费金融业务呆账过多的影响,许多金融机构的年终奖金都不若以往那样风光,可能在2004年的基础上打个六七折。

  近年来带动台湾经济发展的科技业,通常不以年终奖金的多寡与其他行业比拼,而是着重于分红配股或年终摸彩。鸿海集团虽尚未透露年终奖金金额,但已决定按惯例举办年终大摸彩活动,据传,号称台湾首富的鸿海董事长郭台铭要将抽奖总额度加码至1亿元人民币。

  台湾的企业主通常很有“人情味”,就算不赚钱,也会发给员工“红包”过年,调查显示,2005年仍有九成企业会发放年终奖金。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