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青年参考专题 > 正文

做耶鲁校长 不做美国总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04日16:25 青年参考

  耶鲁大学是世界学子梦寐以求的圣地,被誉为“总统的摇篮”,美国最近的3位总统都是耶鲁的毕业生。理查德·雷文博士在“孕育领导者的摇篮”中担任领导者,从新生踏入耶鲁校门开始,他就鼓励他们努力发现自己,发掘自己的领导才能,教育他们不仅要有所作为,而且要大有作为。

  雷文:耶鲁的学生不只是沉浸在学习当中,还有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这也可以部
分地说明,我们为什么会培养出这么多领导人。耶鲁有大约250个不同的社团,20%的学生都是社团的负责人,可以说是一个领导阶层的实验室。

  许戈辉:在耶鲁新学期刚开始时,你会对学生演讲。当他们要毕业时,你也会对他们演讲。对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演讲,你有什么感想?

  雷文:事实上,我很享受这些时刻。它们是一生中很重要的时刻。这些年,耶鲁每年有1300名学生入学、毕业,这是非常令人鼓舞的。我尽力使我的演讲充满智慧的内容。

  许戈辉:如果我希望你用一个关键词分别总结这两个演讲,会是什么词?

  雷文:对新入学的同学,我想这个词应该是“探索”,用时间和精力去探索知识的新领域,探索个人发展的空间,挑战自己,完善自己。对高年级的学生我要用“继续成长”这个词。在耶鲁,你有好奇心,并且被鼓励了4年。保持你的好奇心、你的新想法,不要认为你的教育已经结束了。

  1968年,雷文获得斯坦福大学历史系学士学位,随后获得牛津大学政治与哲学硕士学位。1974年,在他获得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后,便开始了在耶鲁大学的教学生涯。

  许戈辉:你取得了不同学校的学位,你能比较一下这3所名列世界前列的大学吗?

  雷文:我在这3所学校都有着不凡的经历。要比较这3所学校的文化有点儿困难,它们都非常与众不同。

  许戈辉:这正是我所感兴趣的地方。

  雷文:那让我试着说一下它们的特点。耶鲁有着广泛的接触面,比如政治、人道主义服务、表演团体、运动。学生们属于社团,他们对领导能力很有兴趣,这是耶鲁的核心文化。斯坦福的文化更加个人化一些,有自由的精神。我对今天的牛津大学的文化没有太多认识,大约35年前我在那里时,牛津更多地被称为“象牙塔”,是一个进行学术研究的空间。

  在结束斯坦福的学业时,雷文立志做个历史学博士,当他在牛津读到一半时,才发现自己更喜欢做一些具有

领导力的工作。生来就具备的冒险精神,让雷文在博士生阶段大胆选择了与过去所学专业截然不同的经济学方向,从此一头扎进充满挑战的现实社会。

  许戈辉:如果你现在有一个机会,在这3所学校选一所做校长,你最想做哪所学校的校长?

  雷文:(笑)是耶鲁。但我也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去其他两所学校。

  许戈辉:那么再给你一个选择,做美国总统还是耶鲁大学校长?

  雷文:我觉得我有一个比做美国总统轻松一点儿的工作。我很享受和同事合作的乐趣。我不会和美国总统交换,因为做总统有很多头疼的事。

  许戈辉:你有4个孩子,他们当中有人去耶鲁读书吗?

  雷文:他们在读本科时就全部离开家了。要知道,没人愿意在父亲当校长的学校上学,尤其是当你十八九岁的时候。我的二儿子从斯坦福大学毕业,然后进入耶鲁大学法学院学习。

  许戈辉:那么同时作为校长和父亲,你有没有什么建议给他?

  雷文:我告诉他要听学校的教导,我不想惹麻烦,呵呵。

  雷文博士任校长12年来,只出版了一本学术著作《大学工作》。这本书凝结了他12年校长职业的心得。在序言中他这样写道:对任何一所大学的校长来说,压倒一切的目标是:吸引和培养第一流的师生。

  许戈辉:用几句话说明如何建立一所世界一流的大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请告诉我,它们是什么?

  雷文:如果要给中国大学的领导一些建议,那就是中国的大学领导者通过任命产生的太多了。许多大学从它的毕业生中选择教师,而不是从全国或国际上寻找杰出的人才。中国的学生不习惯挑战权威,不习惯去告诉老师,他有个比老师更好的主意。而在美国,我们鼓励批评思维、挑战权威。

  许戈辉:如果有一天,耶鲁的一个学生对你说,我可以比你这个校长做得好,你会怎么样?

  雷文:他们一直在挑战我,他们自由地来问我各种问题,讨论有时是争论。你可能会想,一个大学校长做出的决定应该得到别人的尊重,但美国的年轻人不是这样的,这是他们成长的一个标志。

  许戈辉:这也可能是布什总统从来不怕一直受到挑战的原因?

  雷文:对,他说过有一些职位上的人很烦他(笑)。

  (凤凰卫视《名人面对面》专供本报,本文有删节)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