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晨报 > 正文

卖报男子欲创办“民间收藏报务集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10日16:12 内蒙古晨报
卖报男子欲创办“民间收藏报务集团”

徐军展示他收藏的报纸 内蒙古晨报记者 菅雪燕摄影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内蒙古晨报报道(记者 菅雪燕) 第一次见到徐军,是在呼和浩特火车站附近的街头。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几十份花花绿绿的报纸,是他在这个城市谋生的全部家当。记者随口向他打听各类报纸的市场需求和读者反映情况,从此相识,慢慢地也有了一些联系。突然有一天,他告诉记者:他产生了一个想法,他想在内蒙古创办一家“民间收藏报务集团”。

  记者看着这位脸膛黝黑、脸上挂满笑容、终日穿行于城市中间的卖报人,不禁被触
动:是什么原因让他产生了这样一个想法?他的梦想,或者说是理想,能够实现吗?

  ★为谋生去卖报

  1974年,徐军出生于包头市固阳县卜塔亥乡北村的一户普通农家。这里的人们经济来源单一,世代以种地为生,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徐军11岁才上了小学一年级。他很喜欢读书,因为家贫,他念到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就不得不辍学,那一年他16岁。

  离开了学校,16岁的徐军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他开始外出打工。先是去建筑工地干活,后又到固阳县的一个铁矿干活,再后来到包头市区街头卖肉,再到

呼和浩特市的一些企业打零工……他从农村来到城市,在社会的这所大学堂里学习着、见识着。后来,在一个亲戚的帮助下,又考虑到卖报纸的工作相对稳定,为了谋生,徐军从去年开始在呼市的街头卖起了报纸。

  ★卖报从害怕压报到不怕压报

  每天早晨6点多,徐军就会早早起床。从呼市城东的黑兰不塔村的出租屋出发,骑车三四十分钟到呼市火车站附近的一个报纸批发点进报纸,之后便开始了他一天的流动卖报生活。每天他都会卖到晚上七八点,有时甚至卖到晚上十点多钟。报纸基本卖完,他一天的工作才结束。

  最初,刘军每天进二十多元钱报纸,他最怕的就是压报纸。因为报纸一旦被压,不仅意味着一天的卖报工作不能早早结束,而且意味着卖报所得的收入更加微薄了。然而有一天,一件小事改变了他的这种心态。

  一天,徐军像往常一样在街头卖报,一位老者上前询问他有没有“×××××报”的“神六”号外,声称要购买50份。徐军不禁有些奇怪,要这么多报纸有什么用?后来经过攀谈,他才知道原来老者是做报纸收藏的,收藏品具有一定的升值空间。从此,一个想法在徐军脑海里诞生:何不利用自己卖报的优势,同时也做一些报纸收藏?虽然今天的报纸不值钱,但在未来要升值;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于是,徐军开始了有意的报纸收藏,对一些有重大影响力的报纸,刊有重大新闻事件、有价值、有意义报道的各种报纸,他都会悉数珍藏。卖报,也从最初的害怕压报,转变为现在的不再害怕。他说,报纸卖不了,我就收藏。

  又有一天,在卖报的闲暇中,他无意间看到了某报上刊登的的一则《个人成立家庭报馆搞报纸收藏》的新闻报道,徐军开始冒出了一个更大的想法: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何不成立一家“民间收藏报务集团”?慢慢地,徐军又有了更多的思路,他想在收集报纸的基础上,再扩大收藏范围,收藏书、杂志、烟盒等,并在条件成熟的时候,买一部照相机和摄像机,把内蒙古各城市的景观景点、名胜古迹和农村风貌、人文景观等历史变迁用镜头记录下来,把历史凝固,把历史收藏。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听着徐军兴致勃勃的讲述,记者心中始终有一个大大的问号:他想创办“民间收藏报务集团”的理想能够实现吗?他的未来是不是梦?

  如今,徐军在黑兰不塔村每月花65元钱租住着一间几平方米的简陋出租屋,每天晚上卖完报纸还得回去生火做饭烧开水,他每天的吃饭总支出控制在七八元左右。一个月下来,减去生活的必要支出,他卖报所得的纯利润是200多元。用徐军自己的话来说,他现在基本能够维持生活,解决了温饱问题。在这样的生活境遇之下他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吗?徐军对此充满了信心,他甚至为此做出了自己的人生规划。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一台小小的收音机伴我度过孤独寂寞的夜晚,我阅读着各种报纸,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收藏报纸,于我不仅是学习和积累文化知识,而且是收藏人类精神财富与历史。我要通过收藏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告别2005年,迎来2006年,尽管有更多新的挑战和考验,但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不断地完善、提高自我,锐意创新、努力进取,争取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在2006年元月2日,徐军用笔记录下自己的新年感言。

  看着这位朴实、憨厚,每日穿行于城市中间辛苦卖报的卖报人,记者不禁被他感动了:谁说小人物不能有大理想?不管他的未来是不是梦,但只要有梦想,他就会拥有不一样的人生,他的思想境界与追求就会与众不同。记者同时又想到,一个只上了小学五年级,每日仍为生计奔波忙碌的农民工尚且对于文化和历史如此尊崇与珍惜,作为所谓“

文化人”的我们,该如何善待并珍爱我们的文化与历史?

  相关专题:内蒙古晨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