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晨报 > 正文

内蒙古草原文化的“根”到底在哪里(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3日19:16 内蒙古晨报
内蒙古草原文化的“根”到底在哪里(图)

内蒙古草原音乐节现场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内蒙古草原文化的“根”到底在哪里(图)

“中华第一玉龙”


  内蒙古晨报报道(记者 李爱平) “对一个民族来说,文化是她的根,也是她的魂。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的影响反映和体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陈光林如是说。

  内蒙古打造草原文化的“根”到底在哪里?内蒙古为什么要打造草原文化?草原文化的魅力到底何在?内蒙古社会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潘照东以其独特的视角向我们回答了上述
问题。

  ★认识草原文化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中华大地疆域辽阔。

  中华文明有三大主源,即黄河文化、长江文化、草原文化。

  潘照东解释说,草原文化作为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文化类型,在漫长的历史年代中与中原文化、南方文化共存并行,互为补充,为中华文明的演进不断地注入生机与活力。

  ★怎样认识草原文化?

  潘照东分析说,在中国历史上,封建统治者长期以中原文化即“汉文化”为正统,视草原文化为“夷狄之属”加以贬低、排斥。这种偏见至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人们对草原文化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表象的层次,期间夹杂着不少的偏见、成见、谬见。对于草原文化在中华文明形成、发展中的历史贡献,往往不甚了了。这种状况的存在,不利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也不利于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掌握国际斗争的主动权。因此,深入、系统、全面地研究草原文化,特别是探索草原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历史贡献,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也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现实意义。

  潘照东认为,中华民族的草原文化,从广义的角度分析,包括北方草原(今蒙古草原)、西域地区、青藏高原三大板块,从狭义的角度分析,则专指北方草原。

  “草原文化以草原民族的游牧文化为主体,在北方草原,即是以主要发源于蒙古高原西部的匈奴、突厥、回纥(回鹘)、维吾尔、黠嘎斯(柯尔克孜)、哈萨克族系,发源于蒙古高原东部至大兴安岭的东胡、乌桓、鲜卑、契丹、蒙古族系,主要发源于大兴安岭以东的肃慎、女真、满族族系等三大族系的草原民族形成、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生产、生活、意识形态、风俗习惯的总体,即北方草原的原生文化;包括北方草原民族与中原民族、西域民族、藏族及南亚、中亚、西亚、欧洲等民族交往中,特别是北方草原民族入主中原、建立中央王朝后创造的次生文化;还包括自古以来生活在北方草原、却并非游牧民族的人们创造的共生文化。

  ★五大关键词打造草原文化

  中华文明有三大主源。潘照东解释说,所谓三大主源即以中原和西北、华北旱作农业为基础的黄河文化,以南方水田农业为基础的长江文化,以北方草原畜牧业为基础的草原文化。

  草原文化中的“文化”从何而来?潘照东对内蒙古打造草原文化从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一:“大窑文化”

  

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塞外名城,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早在数十万年前,这里就是我国北方民族先人劳动生息的地方,作为远古文明奇葩的“大窑文化”的发现,拉开了呼和浩特地区人类历史的帷幕,把这一地区的人类文化历史从距今3.5万年左右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河套文化”,提前到约5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从而有力地证明,呼和浩特是我国古代人类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据了解,“大窑文化”遗址是呼和浩特市东郊两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总称。一处位于市郊东北33公里处的保合少乡大窑村南山,另一处在市郊偏东方向30公里处的榆林乡前乃莫板村的脑包梁,其中以大窑村南山遗址最为典型。经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长期发掘和研究,证实这是一处远古大型石器制造场,是国内外罕见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重要文化遗址,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和科研价值。

  潘照东介绍说,“大窑文化”遗址的时代为距今40——50万年前的中更新世中期,相当于周口店“北京猿人”生存时期。这就说明,早在那个时期,呼和浩特地区的原始居民就世世代代在这座山上开采石料,打制石器过着狩猎采集生活。

  “围绕大窑村,还发现了水泉村、杨四窑子、李赞窑子等几处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它们和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海生不浪、呼和浩特市东郊美岱村、哈拉沁沟、二十家、东五十家等几十处新石器时代遗址,都反映了原始社会古人类在呼和浩特地区劳动生息的状况。”

  ★关键词二:“鄂尔多斯人”和“萨拉乌苏文化”

  鄂尔多斯高原是黄河环抱的海拔1400——1700米的台地,地形起伏迭次,在莽莽沙原之上,河流纵横。无定河在鄂尔多斯高原南部流过,河内渍沙急流流向不定,故名无定河。它又名萨拉乌苏河、红柳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

  潘照东告诉记者,20世纪20年代,中外考古学家相继在无定河流域发现了珍贵的古人类化石。专家鉴定,这是35000年前生活在鄂尔多斯南部地区的古人类化石。因其生活在黄河环抱的鄂尔多斯地区,故而称之为“鄂尔多斯人”。

  1979——1980年,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的专家董光荣在研究萨拉乌苏地区古地质课题时,在这里又发现了4件人类化石和200余件石器、骨器工具,伴随出土的还有古人类用火的遗址及一些动物化石。20世纪90年代末通过多种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测定,4件人类化石的原生地层地质年代为14——7万年前,从而将原来早期发现的“鄂尔多斯人”的生存年代3.5万年前大大提前。

  “萨拉乌苏文化遗址”分布在萨拉乌苏河上游约34公里长的狭长地域内,主要由清水沟湾、嘀哨沟湾、杨树沟湾、大沟湾、范家沟湾、杨四沟湾、米浪沟湾、三岔沟湾八个地点组成。这一遗址因其重要的形成史和特有的历史价值、科研价值和文化价值,在东方乃至世界考古界具有重大影响力,被认为是目前国内仅次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重要古人类文化遗址。

  1992年7月1日,萨拉乌苏文化遗址被列为乌审旗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5月28日列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关键词三:“扎赉诺尔人”

  呼伦贝尔草原不仅以其世界三大水草丰美的天然草原之一享誉中外,而且是北方草原古人类的摇篮。

  潘照东介绍说,20世纪,在扎赉诺尔露天煤矿的采煤生产中发现有人头骨化石,引起考古学界的注意。自20世纪20年代至80年代,相继有前苏联、日本、法国、中国学者前往考察,出土16个个体的人头骨化石标本。

  “扎赉诺尔人”的头骨化石经测定距今约有10000年左右,属于中石器时代。在“扎赉诺尔人”头骨出土的同层位地层中,还发现了人工制作的石斧、圆头刮削器、石核、石片、石叶、骨刀柄、骨锥、制作粗糙的陶片以及大量古生物的化石。潘照东表示,可以遥想当年,在距今10000年以前,“扎赉诺尔人”已经生活在呼伦贝尔广阔的草原上。

  据介绍,在人类发展史上“扎赉诺尔人”处于新人阶段。经人骨测量鉴定,古人类学专家认为“扎赉诺尔人”带有蒙古人种的原始特征。在日本出版的《北方人类学》一书中,对于“扎赉诺尔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提出“只要石器和陶片出于‘扎赉诺尔人’头骨化石的同一层位,那么‘扎赉诺尔人’就是日本九州‘福井文化’的源头,是北方远古民族的摇篮之一”。

  ★关键词四:“红山文化”与“中华第一玉龙”

  赤峰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大兴安岭逶迤南下,与燕山山脉相接,西辽河上游的西拉沐伦河蜿蜒流淌,像母亲的乳汁滋润大地。古代的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书写了赤峰历史的最初篇章。

  潘照东告诉记者,在这里,考古发现并经国家考古界命名的原始人类文化类型有距今8000-7500年新石器早期的兴隆洼文化,距今6500-6300年的新石器中期的赵宝沟文化,距今6000-5000年的新石器中晚期的红山文化,距今5300年的新石器晚期的富河文化,距今5000-4500年的新石器晚期的小河沿文化,距今4200年的新石器晚期、北方青铜器早期的夏家店下层文化。

  “考古发掘出土的石器、骨器、陶器、青铜器等生产、生活器物证明,早在8000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里过着农耕为主、兼营渔猎和畜牧的生活。是他们为赤峰地区的开发奠定了最初的基石。”潘照东如是说。

  据介绍,20世纪70年代,一项考古发现轰动了世界——在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出土了一件大型碧玉龙,通高26厘米,雕刻着猪首、马鬃、蛇身,造型极为独特,美观大气。据专家考证,玉龙系7000多年前制作,誉之为“中华第一玉龙”。世人的目光纷纷投向这里——塞外古城赤峰,这片钟灵毓秀之地,龙的故乡。

  “中华第一玉龙”的诞生,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关键词五:包头的“阿善文化”

  包头的人类活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较多,主要分布在大青山西段南麓台地上。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阿善遗址,引起国内外历史学界的广泛注意。

  “阿善”为地名,蒙古语意为“甘泉”。阿善遗址位于包头市东河区东15公里处、阿拉善沟东边的圪膝盖沟两旁台地上,依山面水,台地高于黄河河面80-96米,是一处相当完整的原始社会晚期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总面积约有50000平方米,由深到浅地叠压着第一二三四期文化遗址。前三期属于距今6000-4200年的新石器时代,第四期属于青铜器时代。在第三期文化遗存中发现的石筑围墙,当属罕见,大约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最古老的城防工程之一。

  “内蒙古地区广泛分布的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乃至青铜时代的大量文化遗存,充分地说明了这里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同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潘照东说。

  相关专题:内蒙古晨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