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王昭君出塞和亲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6日18:57 内蒙古晨报 | |||||||||
内蒙古晨报报道(记者 李爱平) 近年来,有关昭君文化的研究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已经连续举办了多届“昭君文化节”和“昭君文化理论研讨会”,湖北等地也相继举办了类似活动。王昭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区著名学者马冀接受本报专访时回答了这一疑问。 ★和亲是西汉惊天动地的大事件
公元前33年,匈奴单于呼韩邪稽侯珊第三次来到汉朝的京师长安城,觐见汉元帝刘,表示归附中央王朝的诚意和对汉元帝的尊敬,并且请求“婿汉氏以自亲”。元帝应允,后宫宫女王昭君挺身而出“请掖庭令求行”,担当“和蕃使者”的角色。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昭君出塞和亲”。 昭君出塞和亲在汉匈朝野上下引起了巨大反响。这一年,汉元帝下诏改元为“竟宁”(给边境带来和平安宁之意)。在封建社会,改元是国家政治生活中一件大事,从最高统治者到一般民众都非常重视。 ★王昭君其人其事 记者:王昭君出塞时是多大年龄? 马冀:班固在《汉书·匈奴传》中说得很明确:“王嫱字昭君。”《汉书》九次提到昭君处,有两处称“王嫱”,都是在汉宫时,有七处称“昭君”,都在出塞后。古代男子20岁以后才“冠而加字”,称字不称名是对对方的尊重。同时也透露了一个消息:昭君出塞时可能恰好20岁;由出塞时年龄再前推20年即为昭君出生年:约公元前53年(甘露元年)。 记者:王昭君到底是死于哪一年,死于何处?对此,您有无更准确的观点,因为关于昭君的死年和死所史无明文。 马冀:唐代《王昭君变文》称,昭君死后,汉哀帝曾派使者杨少前往吊祭。据此,昭君可能死于哀帝年间(公元前6年-公元1年),享年五十岁左右。至于死于何处,当以漠北可能性较大,因为昭君出塞后,史书从未提及她归汉之事,如果她晚年归汉,史书绝不会不载,例如西汉时出嫁乌孙的解忧公主晚年携孙归汉,《汉书》就有记载。 ★王昭君到底是哪里人? 记者:千百年来,人们都认为昭君是汉族人,但近年来有人提出新说,认为她是“土家族姑娘”或“蛮夷”女子,这是怎么回事? 马冀:持这一说法的人其论据主要是说鄂西是古代巴人活动的地区,而巴人是土家族的先人。此外没有提出更直接的证据。事实是,古代巴人早在昭君出塞前三百多年就离开鄂西了,而且当时楚、秦等国还不断对巴人发动战争。直到昭君出生时,鄂西一带还有巴人遗存,不过未必会比楚人、秦人更多。因此不能轻易说昭君是土家族姑娘,因为两千年前的巴人与现代土家族其间不知经历了多少变化。 当然,如果说王昭君生于长于鄂西一带,当地的民风民气对她产生了一定影响,这是没有问题的。例如受封建礼教束缚较中原少,受刚勇倔强的民风习染较多等等。但其中更主要的应该是受同乡屈原遗风的影响,屈原爱国忧民的精神,反抗斗争的勇气,高尚峻洁的人格,都与昭君的思想性格行为有很多相通之处。 王昭君总是和琵琶形影相随? 记者:在众多的文学艺术作品中,王昭君总是和琵琶形影相随,王昭君在出塞时是否真的怀抱琵琶? 马冀:昭君出塞是否怀抱琵琶,难以定论。最早把琵琶和昭君联系的,是西晋石崇,他在《王明君辞》序文中说:“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昭君亦必尔也。”由乌孙公主出塞令乐工弹琵琶,推想昭君亦必如此。石崇又让歌妓绿珠弹琵琶表演昭君,轰动一时,于是人们就干脆让昭君“怀抱琵琶”了。唐虞世南也相信昭君怀抱琵琶,虞氏是著名的音乐史专家,他的态度具有权威性,此后昭君便被视为琵琶演奏家,竟至后代一些喜弹琵琶的伶人、乐师也被誉为“王昭君”。 关于昭君与琵琶的关系,还有一则流行于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传说:昭君出塞后,琵琶坏了,交给当地的工匠修理。工匠按照匈奴乐器的形制把它改小了一些。昭君见了笑道:“浑不似”“(意为大不像)。”于是一种汉族琵琶与匈奴乐器相结合的新乐器便产生了。这种乐器之名由昭君的一言一笑而来,人们称它为“浑不似”“胡拨思”“虎拍四”“火不思”等等。近年来蒙古族音乐工作者从传统资料中挖掘并研制出“火不思”,并在北京专场演出,大获成功。 本来是跟乌孙公主有瓜葛的琵琶,后来竟被移植到昭君身上,而少数民族的乐器“火不思”的来源,更被说成起于昭君的一言一行。这种于史无稽或张冠李戴的事,却流传千载,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个中缘由就在于昭君的魅力。人们愿意把美好的事物、动听的音乐都附会到她的身上。 ★王昭君出塞的路线 记者:王昭君从汉都长安出发都走了哪些地方? 马冀:关于这一点,历史上没有文字说明。只能参考林干教授在《试论王昭君艺术形象的塑造》一文。 大体为,王昭君从汉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出发,经右冯翊(在长安东北)、北地(今甘肃庆阳县)、上郡(今陕西榆林县)、西干河(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朔方(今内蒙古杭锦旗)至五原。过五原的行进路线,据林干初步探明,是由五原西行,至朔方郡临河县(今内蒙古临河东北,靠近乌加河南岸),渡北河(今乌加河),向西北方向出高阙(今石兰计山口),越过长城,而后进入匈奴所辖地区。进入匈奴草原后,要到达漠北的单于庭(约在今蒙古乌兰巴托附近),其间还有遥远的路程。 ★昭君出塞的衣住行 记者:昭君出塞是骑马、骑骆驼,还是坐车? 马冀:匈奴是“以马上战斗为国”的民族,马是匈奴人交通和战阵的主要工具,而且适应塞北草原地理环境,昭君随同呼韩邪单于返回漠北时,骑马的可能性不会没有。 除了骑马,是否也可能骑骆驼?匈奴驻地不仅盛产马匹,也盛产骆驼,这在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桓宽《盐铁论·力耕》中都有记载。因此骆驼也是匈奴人日常应用的交通工具。大约在明清时代,骑骆驼在塞外行走的人愈来愈多,所以在诗歌、绘画中,骑骆驼的昭君便多起来。 但我们认为,昭君出塞坐车的可能性最大。因为匈奴人广泛运用车辆为交通和军事运输的工具,这在文献中是有明文记载的。因此,昭君出塞时,很有可能是坐车。比较骑马、骑骆驼,以乘坐马拉或骆驼拉的匈奴车更为接近事实。试想,昭君平素深居宫中,何能骤然懂理骑马或骑骆驼?而且从长安到漠北单于庭,万里迢迢,长途跋涉,黄云柴塞,掠地惊飙,何能像习惯于马上生活的匈奴人那样长期“人不弛弓,马不解勒”地奔驰? ★出塞生活 记者:王昭君出塞后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马冀:从大量的民间传说和历史遗迹看,她在塞外和匈奴人的关系是融洽的,对汉匈经济文化交流也做出了不少贡献。她十分认真地履行自己的政治使命,而且贯彻始终。她在匈奴过着住穹庐、衣毡裘、食畜肉、饮酪浆的游牧生活,而且和呼韩邪单于生一子,名伊屠知牙师,被封为右日逐王。 记者: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后的生活情况是怎么一回事? 马冀:公元前31年,即昭君出塞两年半,呼韩邪单于死,其前氏之子雕陶莫皋继位,号复株累单于。按照匈奴的收继婚(即父死妻其后母)的习俗,昭君应该再嫁复株累单于为妻。——收继婚是原始群婚制在匈奴族的遗迹,是一种落后的现象,与汉族伦理观念是互相抵牾的。所以昭君曾上书汉成帝(时元帝已死)请求归汉。汉成帝接到昭君求归的上书后,敕令她“从胡俗”。昭君从大局出发,以两族利益为重,忍受委屈,尊重匈奴族的风俗,珍惜汉匈得来不易的友谊,打消了归汉的念头。这是昭君为促进汉匈友好关系发展作出的又一个深明大义的勇敢行为。 ★昭君出塞和亲自愿 记者:昭君出塞和亲到底是自愿的还是被迫无奈? 马冀: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是从史料出发,班固的《汉书》对这个问题没有明确叙述,只是说“元帝以后宫良家子昭君赐单于……”有的论者由“赐”字断言昭君出塞是被迫。其实未必。“赐”字是从汉元帝对呼韩邪单于的角度谈的,把一后宫宫女当作礼物送给匈奴单于,着一“赐”字,高低尊卑立见,突出了汉朝“天朝大国”地位,也明显地带有班固的主观色彩,与昭君本人自愿抑或被迫无涉。 在范晔的《后汉书》里,明确写道:昭君“自请掖庭令求行”。持昭君出塞乃被迫论者,由对“赐”字的不当解释进而否定范晔述中的真实性。其实,元帝赐行,是从元帝对单于为汉家女婿的角度说,昭君请行才是从昭君本人的态度说,叙史者各有各的角度,在两则史料中看不出抵牾之处。 相关专题:内蒙古晨报 |